2015年江蘇省外貿發展進入“新常態”
(一)外貿進出口進入低速增長階段。入世后,江蘇省開始進入一個外貿高速發展的階段,2001年-2007年間,江蘇省外貿年均增速達到37.7%。國際金融危機后,隨著國際市場需求變化,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增速開始有所回落,2008年-2014年,年均增速為6.2%。尤其是2012年以來,連續3年同比增速低于2%,這說明該省外貿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逐漸穩固。由于江蘇省現有經濟和貿易規模已經非常龐大,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由此帶動的轉型升級產生新的增長動力之前,外貿較難獲得突破性發展的動力。低速增長將成為外貿“新常態”。
(二)部分制造業產業進入轉型升級期。2014年江蘇省部分制造業產業進入了轉型升級期。一方面是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以適應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是經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以提高利潤水平。例如船舶行業正在進行的產品結構調整;蘇州工業園區正在引進中小企業孵化器等新項目,主要進行技術引進和研發;昆山綜保區一方面在現有的代工領域承接了大量手機及電子閱讀器的訂單,另一方面逐漸形成了以液晶為核心的上下游完備產業鏈。但轉型升級的磨合陣痛期可能打壓正常生產和貿易的增長速度,并且會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
(三)區域經濟布局將持續影響外貿發展。2014年以來,區域經濟布局在我國宏觀經濟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發展思路也越來越清晰。其中,“長江經濟帶”涉及9省2市,有助于在上中下游形成全要素流動的開放統一市場體系,依托各自比較優勢,加強產業分工協作。長江經濟帶所涉省市,經濟發展差異化較為明顯,提供了較好的分工協作基礎。江蘇省作為經濟帶上的外貿第一大省,在外貿發展中的領軍作用毋庸置疑。由于長江航運量75%集中在江蘇段,這是建立“承上啟下”的進出口倉儲、交易中心的良好基礎,同時依托長江航道,亦可打開產業轉移和轉型的雙贏局面。除此之外,“一帶一路”的國際化經濟發展戰略布局也在逐漸展開,將對江蘇省未來拓展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的新空間持續發揮積極作用。
(四)國際市場貿易摩擦已經常態化。近年來,我國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遭遇貿易摩擦越來越頻繁,尤以今年出口量激增的鋼鐵和長期深陷爭端泥沼的光伏為貿易摩擦重災區,而這兩個領域都是我省外貿出口的優勢領域,受到影響的程度較深。海關在近期的企業調研中得知,在美國12月16日公布了對華光伏二輪“雙反”的終裁結果之后,省內部分光伏企業即決定其國內工廠放棄美國市場,轉由其海外代工廠出口美國。貿易摩擦對該省外貿企業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廣泛和深入,逐漸成為外貿領域的常態。
(五)“去產能化”將持續影響我省相關產業發展。江蘇省產能過剩行業規模龐大,化解過剩產能的過程必將對相關行業的生產和經營產生影響,以鋼鐵行業為例,該省已經提出將在2015年底前淘汰和壓減鋼鐵產能400萬噸,上述節能減排任務的推進,將不可避免的對鋼鐵行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出口造成影響。海關在企業調研中得知,省內部分大型鋼鐵企業在產能淘汰的過程中除了承擔沉沒成本,還面臨著沉重的職工就業再安置問題?!叭ギa能化”對相關行業的影響將成為一段時期的發展常態。
(六)新型貿易業態或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抓手”。目前,新型貿易業態的發展大多借力互聯網經濟,如正在推進的蘇州地區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省內多個在建的具備網絡交易功能的進口交易中心,都是江蘇省新型貿易業態發展的領頭軍。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依托創新監管方式的新型貿易業態也在迅速成長起來,如以南通疊石橋為代表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工作,昆山周邊縣區如花橋等,在設立臺灣消費品進口保稅倉庫,并通過多種形式的展銷會來建立和完善自臺灣進口貿易的商務平臺。在制造業發展尚未形成新的增長動力的時期,以新型貿易業態作為“抓手”,或將成為外貿增長的突破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