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企業開始注重開拓非洲市場
據了解,受到經濟形勢變化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去年我國服裝企業的外貿生意比較難做。目前,全球性的代工產業鏈已經從歐美傳遞到亞洲的日本、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再經過中國大陸,如今又逐步轉向了越南、柬埔寨這些東南亞國家,并已經延伸至非洲。其中,紡織服裝行業最為明顯。
業界普遍認為,非洲將會是紡織服裝行業的最后一塊“價值洼地”。這一切源于全球其他服裝市場的日益飽和以及膨脹的各種企業成本,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拔覀児揪头浅?春梅侵薜臉I務,這主要是由于非洲離歐美的市場近,還有重要的產棉區,客商合作的熱情非常高?!备=ㄈ輨P若琳服飾有限公司外貿主管姚巧娥表示,與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相比,東非國家除了勞動力廉價以外,把服裝運輸到歐洲或美國的費用更低。與此同時,2000年非洲國家與美國簽訂了特殊貿易協定,美國服裝進入非洲市場是免稅的。隨著非洲當地棉花產業的發展,可以采購本地資源進一步降低成本。
目前,國際巨頭H&M、Tesco、Primark等服裝企業已經開始從埃塞俄比亞采購,因為該國沒有最低月薪限制,對于不熟練的工人,月薪僅僅是35~40美元,明顯比緬甸的工資要低很多。這些外國服裝商在非洲國家非常受歡迎,他們也因當地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和能源獲利頗多。同時,肯尼亞的服裝產業也在發展壯大,雖然該國工人的月薪大約為120美元,但政府以豐富的獎勵吸引這些外商,因此許多外商都愿意在肯尼亞做生意。
業內人士表示,世界紡織品服裝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以及棉花市場的重要客戶主要是來自亞洲,其中中國占比較大。目前,紡織服裝業是非洲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非洲東南部地區在非洲擁有最具活力的紡織行業,且是重要的產棉區,近年來更吸引了大量的資金?!爸袊髽I可以為非洲東南部國家帶來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當地生產流程,并嘗試將大規模服裝生產過程,實現服裝產業及其相關配套產業整體轉移到非洲東南部?!币η啥鸨硎?。
相關鏈接:
中國,世界工廠,一個震撼世界的名字。通過認真學習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在中紡圓桌論壇第十屆年會上的講話精神,當前紡織行業發展的新常態特征日益凸顯,對廣大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調整轉型的要求。企業發展壓力和挑戰將持續增加,但同時也隱含著外部發展的機遇和行業自我提升的動力。甘肅省紡織服裝協會副秘長楊賀雄指出:我國已是縫制設備全球第一制造國但出口仍有較大空間。雖然近年來我國的自動化、電腦控制等高附加值新產品出口已有了很大的增長,但是國產高端縫制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段差距。
國內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作為支撐,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高端市場基本上由國外企業占據,很多高端產品或者關鍵零部件和新技術仍掌握在一些國際大企業手中。目前,國外縫制機械產品在我國的市場占有率在10%左右,其中絕大部分為高端產品,發達國家在高端市場中的設計標準和品牌產品將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因此探索研發紡織服裝智能化設備意義重大而深遠。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產品研發創新已由“引進吸收”發展到“自主創新”階段,高附加值的光機電一體化產品以及各種附加輔助設備與附件成為行業的產品研發方向,智能化、功能化、多樣化成為了研發的主旨。特別是要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面推動實施“機器換人”,并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先進自動化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示范帶動,實現“減員、增效、提質、保安全”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技術貢獻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研發設計制造智能化設備可以有效的減少低素質勞動用工量,節約勞動力成本,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優良品質率,確保安全環保生產。
“機器換人”的成功實施推動了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管理方式轉變和創新,組織更精益化、系統化,最終高效而有力的推動企業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要求國家重視紡織服裝智能化設備的研發設計,并重點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和先進自動化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示范帶動,實現“減員、增效、提質、保安全”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優化人口結構、提高企業勞動生產率和技術貢獻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未來紡織服裝智能化設備將領航世界工廠,對于技術進步、提升勞動力素質、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工業轉變發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