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服飾變“皇帝的新裝” 反腐沖擊波威力大
對于以能源攫取利潤的高收入人群來說,展示自己功名成就的想法不時迸發。但一個問題是,新貴階層所在城市奢侈服飾業的發展十分緩慢,因此,“組團”前往北京等大都市消費開始見怪不怪。
于姓督導說:“2014年之前,每個雙休日,我們的品牌直營店內便會出現操著內蒙古、山西或陜西口音的顧客。”
“老顧客甚至每個星期來一次,購買力絕對旺盛。”她感嘆,“一次購買四五萬元服裝和配飾是常有的事。”
“2014年,高額的利潤已經讓公司不滿足于在北京新建的購物中心開設直營店,一些依靠能源成長起來的三線城市成為擴張對象。”她告訴記者。
利潤沖動不僅僅是國內服飾一線品牌的悸動。2010年—2014年,中國市場的崛起也讓眾多國際大牌輾轉反側。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意大利一線品牌Prada擴張了260家門店,分布在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四個國家。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背景下,奢侈服飾不僅在北上廣深有如雨后春筍出現,而且在二三線城市迅速擴張。“一夜醒來,城市的角落到處都是奢侈服飾。”一位企業的負責人如是說。
市場分析師李平認為,相對2014年之后的冷靜,奢侈服飾市場擴張人頭攢動的情景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瘋狂追求利潤其實是一種代價。
據美國服飾經銷商Coach統計,在中國高達12億美元的箱包市場上,男性消費比重占到45%。
有數據顯示,在奢侈服飾長長的消費名單中,更多的是來自于中國的企業高管和企業家們,他們是中國的財富新貴。
無疑,那個年代曾是奢侈服飾的黃金年代。
據深圳某一線服裝品牌北京區分公司銷售督導于女士回憶,上世紀90年代奢侈服飾概念才被數家高端品牌引入國內,但出乎意料的是,只占人口比例不足2%的新貴階層卻在20年內購買力百倍躍升,這批人撐起了全球30%奢侈品市場。
有專家認為,2009年之后,奢侈服飾為人們粉飾出一個讓人歡喜雀躍的未來市場———隨著中國民營企業家人數的不斷增加,至少在今后20年,這些新貴將消費掉世界奢侈服飾的四成產量以上。
上述結論令中國一線品牌服飾商趨之若鶩———2010年之后,中國高端品牌服飾開始進入“大躍進”時代。
“北京每個大型商場、購物中心都有我們的品牌專營店。”于女士說,“除此之外,還設有vip名品折扣店。”
她告訴記者,幾乎一夜之間,北京城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公司的服裝logo。“2014年之前,作為國內服裝一線品牌,公司銷售業績節節攀升,各直營店每月收入均達到130余萬元。”她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