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財報報喜 喜從何來
最新財報后都說自己業績回暖,你知道LVMH和開云到底哪家強嗎?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分析分析吧。

開云(Kering)和LVMH于7月27日、28日兩天先后報喜:2015年上半年營收大漲。相比之下,Franois-Henri Pinaul執掌的開云集團略微遜色,銷售額增幅為8%(營收為55.1億歐元,約合378.2億元人民幣),不敵Bernard Arnault的LVMH集團,其增幅為9%(營收為167億歐元,約合1146.2億元人民幣)。
其中匯率波動,例如美元走強、歐元走低令歐洲奢侈品公司從中獲益不少。財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兩家法國奢侈品集團正逐漸走出銷售疲弱期。究竟哪家的脫身之術更加有效呢?我們試圖從以下幾個角度作出對比,結果發現兩家難分伯仲。
旗下頭牌比拼:LV和Gucci
LV一直以來被看成LVMH集團旗下的現金奶牛,這次同樣也沒有辜負股東們的期許。盡管LVMH歷來不會按照品牌公開各自業績,但以LV為頭牌的時尚和皮具在集團收益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達到59億歐元(約合40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
其中LV功勞顯赫,經典的押花字包(Monogram)和新皮具系列收到市場好評,尤其是中國顧客。LVMH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表示,中國人在全球各地為LV所貢獻的營業額在第一季度飆升了10%。

作為開云集團的主力品牌,Gucci的反彈趨勢同樣不容小覷。在經歷款式“老齡化”和管理層大換血后,Gucci終于從營收負增長中爬出來。截至今年6月30日,Gucci的銷售額在第二個季度增長4.6%,超出分析師預期。
皮具作為奢侈品牌的現金奶牛,開云也給了這個品類足夠的重視。27日這天,開云宣布任命原聯合利華全球護膚執行總裁Grita Loebsack擔任旗下“奢侈品-高級時裝和皮具部門”的Alexander McQueen、巴黎世家等6個新興品牌CEO。
備受矚目的中國區表現
曾經在中國創造過兩位數增長的奢侈品牌近兩年來卻紛紛遇阻,反腐倡廉和香港占中影響幾乎成為每家奢侈品牌業績不佳的理由。7月15日發布二季度財報的英國品牌Burberry仍深陷泥潭之中。
LVMH財報顯示,歐美上半年營收增幅為10%,日本為8%,而亞洲其他地區卻陷入負增長,下跌了5%。與競爭者相比,開云在中國卻成功脫身。今年上半年,Gucci在中國的營收同比上升了4%。
品牌首席財務官Jean-Marc Duplaix在電話會議中解釋說,推動此次銷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亞洲施行的降價策略,而在中國的折扣策略也大為奏效。Gucci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近50%的折扣,幫助清理前創意總監時期留下來的庫存。為了應對赴港游客人數與消費需求的雙雙下降,Gucci拿出的方案與Burberry相似,打算從香港店鋪租金上節約成本。
敏感話題:調價
與Gucci大鳴大放的調價、打折不同。隨著中國游客涌向歐洲、日本等匯率較低的國家消費奢侈品,LVMH為了確保地區平衡性,從第一季度開始將歐洲手袋的價格上調了3%,第二季度則再次向上提升了5%。

這一做法更多的是為了打壓巨大價差衍生出的“代購”生意。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 就曾經承認:“雖然看到顧客在店里,但你無法知道他是買給自己,還是轉手賣到中國。”
但LVMH依然不準備對其定價結構做出調整。Guiony表示:“新品的價格可能會有一定調整,但是現在我們并沒有一項對全球定價作出調整。”在他看來,對于奢侈品牌來說,調整價格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并且這會導致品牌無法抵御匯率帶來的波動。”
各大品類發展
LVMH旗下的時裝與皮具部門形式良好,Fendi、Cline、Givenchy和Kenzo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幅,Marc Jacobs和Donna Karan因為品牌定位調整業績大幅下滑;鐘表和珠寶部門上半年收入上漲22.6%至15.52億歐元(約合106.4億元人民幣);香水和化妝品部門有機增長和實際增長分別錄得6%和17.4%,從上年同期的18.39億歐元增至21.59億歐元;Sephore和免稅店Duty Free所組成的精品零售部門營收增幅達到21%。一季度還處于負增長的葡萄酒及烈酒部門雖然在二季度有所反彈,但受大中華區市場影響上半年收入有機增長僅為2%。

開云旗下Bottega Veneta和Saint Laurent的營收均出現兩位數增長,而運動品牌Puma一如既往地拖集團后腿:上半年營業利潤下跌了42.5%。
從我們上面的幾個角度作出的對比的結果,你是不是也覺得兩家難分伯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