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紗優勢嶄露頭角 進口紗優勢不再
近些年熱鬧非凡的進口紗漸漸消停了,而受進口紗沖擊最大,最為受傷的國產紗在隨著棉花價格的下調和棉紡行業的發展,其優勢嶄露頭角。隨著我國棉花市場化的推進和期貨市場的發展,我們期待已久的國產紗逆襲之日,是否正踩著曙光歸來?
現在你還說自己是處在互聯網(web)時代,那你就out了,現在是DT時代(data technology)。這個DT技術在商業上的應用就是通過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例如通過分析各種社交類通訊工具聊天記錄、電子郵件、傳輸文檔、市場詢價主流品種、成交價格等大數據,可以揭示某類商品市場未來的走向,對生產貿易和經濟決策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可是個技術活,需要分析者具有極高的數理統計素養。還有個專門的名詞——大數據分析或者輿情分析,國外一個輿情分析師需要專門考牌,相關崗位從業人員的薪水非常高。目前棉花、棉紗行業的大數據分析已經引起了相關機構的重視。
最近,進口紗行業內幾個著名的進口紗微信群和QQ群的聊天內容悄然發生了變化,以前清一色的吆喝做進口紗的老板們,深耕半夜刷屏報價(多半是嚇唬同行的,給誰報價呢?哪里會有買家深更半夜采購棉紗?)。這幾個群不允許下游織布廠的采購員加入,據說是為了防止買家探詢貨源情況和市場價格,但是進口紗業務員每天不停地刷屏,可是買家又看不到,同行之間又都不說真話,相互試探競爭對手的底牌,或者干脆潛水不說話,于是QQ群和微信群就成了標準的“娛樂群”,到處是“曬吃曬喝曬幸福,今天天氣哈哈哈”。另外,前期被進口紗貿易的虧損弄得灰頭土臉的一些貿易公司轉向經營國產紗業務,賣進口紗體量很大的公司的業務員,現在已經在群里吆喝起了國產紗線,他們有賣魏橋紗的、有賣張家港華芳紗的、也有賣新疆紗的,而且經營業績上稍稍有所起色,同時這種現象還有蔓延的趨勢。相信不久的未來,國產紗蓄勢待發的機會很有可能再次出現。
同樣的現象在生產領域也出現了。最近我在江浙一帶紡紗和織布的生產第一線做調研,一個浙江蘭溪織布廠的朋友給我看他的采購合同,32支印度紗的價格每噸20200元,32支國產紗的價格每噸20600元。由于進口紗和國產紗兩者價格相差不大了,所以織布廠更傾向于使用國產紗。我們做過國產紗的SWOT(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分析發現,隨著國內棉花價格降低,原料成本進一步下降,國產紗的優勢開始顯現出來,競爭力也比以前強了很多,例如:
1) 隨時有現貨可供,下游織布工廠不必囤積原料庫存,可以做到隨用隨買,減少資金占用壓力。
2) 良好的售后服務,常見性的紗疵和突發性的紗疵都能得到很快的解決。
3) 結算方式靈活,國外紗線供應商不見信用證不會裝船。國內的棉紡廠可以接受支票、承兌匯票等多種結算方式,靈活可變通。
4) 有連續穩定的供貨保障,一般跨省運輸也可以做到朝發夕至,不至于造成織布工廠“斷糧”。
因此,即使國產紗的價格略高,下游工廠也是可以接受的。近年來,隨著棉花價格的不斷下降,國內紡織企業的原料成本進一步降低,國產紗的優勢就慢慢的顯現出來了,下游的織布和印染企業對國產紗的興趣也日益濃厚。
相反,前幾年雖然進口紗在價格上有優勢,但是在進口環節和使用環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頗多。例如:
1) 市場價格變動時,國外供應商履約率很低,漲價不交貨的事件屢屢發生。
2) 進口紗品質基本上要靠“賭”。打個比方,使用進口紗就好像是長途買西瓜,好吃不好吃,要等西瓜切開來才知道,等你發現進口紗品質有問題,想找供應商理論,我只能回答你兩個字:呵呵。
3) 結算方式單一,信用證結算保護賣方利益,倒簽提單,貨不對板的事情也是家常便飯。
4) 進口紗不能夠連續保證供應,供應商隨時可能因為戰爭、罷工、意外事件而終止發貨。
經過以上SWOT分析后,結合目前生產第一線得到的市場信息的大數據分析,我們認為,未來國產紗線應該在國內市場很有機會。我們預計,隨著下游生產企業在2017-2018年間紡織品的訂單回歸,將帶來棉花和棉紗用量的反彈,進口紗對國內棉紡產業的沖擊將會得到緩解。由于國產紗和進口紗的價格差異明顯縮小,近幾個月來,一些地區出現了織布廠棄用進口紗而選用國產紗的現象。
當然,國產紗和洋紗的“拔河賽”還將繼續下去,原料成本、原料品質、勞動生產效率、能源環境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紗線的價格。棉紡企業要揚長避短,找到國內下游織布廠的“痛點”,抓緊時間做好調整,如果一味的消極等待,那么可能又將失去一次機會。隨著中國棉花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和配額制度的改革,我們相信,未來國產紗線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會越來越強。
傳聞即將在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上市的棉紗期貨交易合約品種的標的物是32支環錠紡普梳純棉紗,這將產生一個全球矚目的“鄭州價格”,這個“鄭州價格”將成為中國棉紡行業的“風向標”,有了棉紗期貨品種作為避險工具,中國的棉紗生產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就可以更加的穩健和持久。在目前互聯網擁抱傳統企業的大背景下,中國傳統的棉紡企業利用網絡優勢來整合棉花和紡織供應鏈,提升產品檔次,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與“洋紗洋布”競爭,勝算的把握大大提高。
這樣看來,國產紗蓄勢待發的日子也許不遠了,我們也漸漸看到了國產紗未來的曙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