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頻出 出口商闖關難
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行業出口額同比下降5.4%。在重點海外市場中,今年1~6月,我國對美國市場出口額同比增長6.8%;對日本、中國香港出口額分別同比下降13.2%、24.9%,對歐盟出口額同比下降9.9%。美國市場增幅雖有上漲,但依然難以平衡日本、香港、歐盟的跌幅。紡織行業出口下行趨勢明顯,作為義烏支柱性行業之一的紡織業,相關出口商也被波及。
國外各項“禁令”頻出,我國的紡織品出口標準一再提高,貿易環境不斷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統計,近年來,針對我國紡織業出口的貿易壁壘在逐年增多,以“雙反”為代表的貿易保護措施被頻繁使用,是構成我國紡織業出口增長主要外阻力量。從統計結果看,2014年以來,印度、阿根廷、秘魯、巴西對我國紡織業出口的貿易保護主義侵害情況較為突出,巴基斯坦、歐盟、印尼、土耳其、哥倫比亞、埃及等國也開始加入該行列。
據中國信保數據統計,今年1~8月,紡織業承保風險主要集中在俄羅斯、美國、土耳其、加拿大、也門等國。其中,美國作為行業出口的第一大國別市場,承保風險高于全球整體水平。中國信保預計,今年全年,紡織業出口困境出現改善的可能性較小。
“一個歐洲客戶,下了一個牛津布的訂單,需要達到歐標要求,請問什么是歐標?”上周,剛踏足外貿圈沒多久的吳丹丹正在瀏覽外貿論壇,對于一個同行提出的問題,她也很疑惑。可剛對紡織品出口歐洲規則有些了解,沒幾天,她發現歐盟又出了新規,即歐盟剛通頒布的NPE禁令。
該禁令的主要內容是禁止在紡織品中使用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禁令已經在8月份生效。根據這一禁令,紡織品中的NPE濃度大于等于0.01%(100ppm)時,將會在過渡期后禁止進入歐盟市場。據了解,NPE是一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由壬基酚和環氧乙烷縮合反應而成。作為全世界公認的環境激素,紡織品中的NPE可隨消費者第一、二次水洗進入水體環境,分解出毒性更強的NP(壬基酚)等成分,這些物質會在魚類體內積聚,影響其繁育、生長,并通過食物鏈逐級放大,進而影響人類健康。
這一禁令首次對紡織品本身的NPE含量做出明確限制,在此之前,歐盟僅限于禁止在紡織品生產中使用NPE。比如歐盟REACH(《化學品的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附件XVII下的第46條款:禁止NPE濃度大于等于0.1%的產品用于紡織品加工。
“最近,土耳其也更新了紡織類產品的標簽和纖維成分要求的法規標準。”吳丹丹說,據她了解,相比較于以前,這次主要針對紡織類產品中可能含有的非紡織品的動物原料的標簽要求,比如珍珠、真皮、皮革的領子或花邊、羽毛飾品等的標簽。這個新規明年生效,也就是說,2016年1月1日之后出口到土耳其的紡織產品,必須符合這一要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