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投資戰略切實 完善品牌矩陣
近年來本土集團頻繁出手收購“洋品牌”,但不論是從過程乃至成功后的經營少有盡如人意。如何在迎合行業發展、擴展自身業務和保持集團優勢、秉承基礎調性上保持平衡,是本土集團亟待解決的問題。
奢侈品作為一個承載過多附加值的產業,在并購中僅單純的提供資金支持遠遠不夠,如何延續消費者所認同的品牌文化才是核心,而這也是本土集團現階段相對薄弱的一環。
近日,據公開消息顯示,2012年諾基亞被迫精簡業務而出售的高端手機品牌Vertu再次低調易主,新東家是香港國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僅有的專業奢侈品手機品牌,Vertu近兩年雖然加入了智能化操作,但受限于產量低、受眾小等問題,業績仍舊每況愈下,此時在奢侈品領域并不見長的本土資金入駐,市場預期難免被質疑。
集團對于奢侈品牌的并購往往有不同的前提,或是看中品牌盈利能力;或是為了品牌持有的專利技術與能夠實現的特殊工藝;或是為了與競爭對手博弈,這在LVMH和歷峰、開云之間演繹多次;還有的是為了通過并購來完善自己的品牌矩陣,彌補戰略短板。
如2014年開云集團的“腕表頭條”,閃電收購近170年歷史的瑞士腕表品牌雅典表,開云的這次收購是為了集團的結構性發展,加強其在高端腕表業務方面的能力。而2013年Basel World期間冠城鐘表集團收購昆侖表,則是看中了品牌強大的技術能力。而此次本土企業對于Vertu的收購,在各方面均未有明顯的優勢顯現。
事實上,本土集團的成功并購案例也是存在的。2011年至今,復星集團在投資并購歐美服裝品牌方面非常積極:在買入希臘女裝品牌Folli Follie9.5%股份之后,又接連收購了Caruso、St. John(盛薔)、Tom Tailor三家歐美高端服裝品牌股權,11月26日集團旗下St. John中國首家新概念店于上海梅隴鎮廣場揭幕,并同時舉辦了品牌文化工藝展。
復星集團在并購過程中的順暢,得益于其運作模式更貼近歐洲奢侈品經營家族的習慣,即與創始人家族一對一的私下接觸,在品牌延續、產業整合等方面達成一致。復星集團國際發展部總經理仲雷在接受美國WWD雜志專訪時曾表示:“集團無意為獲取‘戰利品’而投資海外品牌,而是看準日益增長的中國消費市場對該品牌的潛在需求,以及該品牌的骨干力量對復星海外市場能力的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