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迎來“黎明前的黑暗” 后續行情又將掀起什么浪
自3月中旬以來,ICE、鄭棉主力合約分別在55-58美分/磅、10100-10600元/噸廂體內反復探底摸頂,振蕩幅度越來越收窄。國內棉紗、坯布等下游企業訂單和利潤情況率先回暖,C40S、C21S及以下棉紗的產能逐漸回升,棉花現貨也止跌企穩,江浙、河南、山東等內地監管庫2128B2、2128C2的公檢毛重報價分別為12200-12400元/噸、12000-12100元/噸,一些棉企急于出貨回收資金,2128C2報價低于11900元/噸。筆者認為,國內棉花行情已經到了“否極泰來”,筑底、反彈乃至反轉的階段,做空需要慎重和勇氣,原因如下:
一、ICE合約下調空間比較有限,而上浮空間或打開,主力合約將測試60美分/磅關口。雖然USDA預計2016/17年度美棉種植面積增加,但全球棉花種植面積下滑更突出。隨中國儲備棉輪出政策逐漸明確,對美棉簽約出口的影響可謂微乎其微,利空得到消化后盤面將迎來反彈。截至3月17日,2015/16年度美國陸地棉已簽約出口161.4萬噸,占USAD預測全年出口量的81%,而且ICE期貨倉單的實盤壓力比較輕,一旦形勢明了,資金入市炒作的難度不大,因此按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的表態,儲備棉輪出價格將參考Cotlook A指數,內外棉價共振下跌的希望不大。
二、美聯儲加息延后,大宗商品反彈有望繼續。隨各國央行相繼“印鈔”,大宗商品的反彈水到渠成,作物具有很強金融性的棉花不可能淡然處之,繼去年最后兩季先后下跌14%和11%后,大宗商品價格或許正在觸底。油價與銅價各自從1月和2月觸及的數年低點反彈,巴克萊預計今年前兩個月凈流入大宗商品的資金超過200億美元,創下2011年來最強年度開局。
三、全球、中國棉花消費渡過艱難期,呈現恢復狀態。據USDA最新月報,雖然中國2015/16年度棉花消費較2014/15年度下降約20萬噸,但越南、孟加拉國、土耳其及其它東南亞國家需求卻大幅增長,除中國外,全球棉花庫存再次下滑沒商量。近日中國各棉紡大省反饋來看,由于外紗沖擊大幅減弱,國內棉價已與外棉相差無幾,紡企利潤明顯回升,因此不僅中小棉紡織廠加大C40S及以下支數棉紗生產,一些大廠也及時調整產品結構,C40S、C32S紗和滌棉混紡、棉粘混紡紗的比例不斷提升。部分廠家表示,紡C32S、C21S紗原料供應充足,國儲棉輪出低品質棉花價格或再次下滑,中國棉紗、坯布出口競爭力將提高。
四、低支外紗進口已成強弩之末,高支外紗想要打開中國市場尚需時日。2016年2月印度紗線出口總量15.8萬噸(其中棉紗13.93萬噸),同比上升22.8%,中國進口量占27.4%,同比下滑1.3%,中國、孟加拉國、埃及是前三大棉紗進口國,合計占印度棉紗出口總量的57%;由于大力補貼和享受政策優惠,新疆棉紗競爭力不斷提升;地產棉紗競爭力也隨棉價向國際接軌而反彈,C21S、C32S印巴A+紗甚至與國產紗“倒掛”;高支進口紗品質不穩定,供貨不穩定且報價高于國產紗,因此加大高支紗生產、提升產品競爭力將是解決中國棉紡織業問題的唯一途徑。
對于棉花市場行情到底是“黎明前的黑暗”還是“未跌透,喘口氣”?一些機構、棉紡織廠、棉花企業分岐比較大,看空、看跌氣氛仍比較濃重,利多因素似乎非常少,鄭棉CF1609合約10500元/噸以上加空成為很多投資商、棉花貿易企業的操作策略,主力合約重回10000元/噸下方或跌破前期9890元/噸低點似乎“鐵板釘釘”,國內棉價與印度棉價靠攏到“接軌”成為預測棉價下滑幅度的“標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