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馳的品牌定位從輕奢變成奢侈品
盡管從去年開始,蔻馳的品牌定位就從輕奢變成奢侈品,口號也從“觸手可及的奢侈品”轉變為“現代奢華”,不過消費者對其仍舊抱有輕奢品牌的印象,尤其是蔻馳瘋狂折扣不斷上演時,消費者更是難以改變對蔻馳的固有品牌印象。
近日,北京奧萊賣場中,蔻馳的促銷活動吸引了消費者在門店外大排場龍,過季商品2折促銷、部分新款4到6折、男士商品4折起。過季商品打2折后,百元鞋子、百元錢包與手袋、千元羊皮包等商品變得異常劃算,這自然遭到消費者瘋搶。與之對比,專柜里正常折扣的新款則幾乎無人問津。
今年前3個月,蔻馳已經在全國各大奧萊賣場中上演過2折促銷,其中不乏“折上折”活動。
糟糕的業績是蔻馳不斷進行折扣促銷的主因。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6月27日,蔻馳在這一整個財年中,銷售凈額為41.9億美元,同比下降13%。奢侈品市場不景氣造成了蔻馳業績下滑,因此蔻馳走上了低價促銷換取銷售額的“不歸路”——業界認為,長期折扣會降低奢侈品品牌影響力,消費者將轉向其他奢侈品品牌。
在不景氣的中國市場下,奢侈品需要轉型升級提振市場。擁抱互聯網,發力奢侈品O2O將是可行的策略之一,這是因為,奢侈品O2O屬于電商模式,有利于降成本、促銷售;另一方面,O2O強調線上線下互動,奢侈品原有的門店可改建為線下體驗館,為消費提供試穿、拿貨與維修等服務,這有利于杜絕假貨,并保持高質量的服務,從而確保持續獲得消費者認同。
未來,蔻馳需要在市場與品牌形象之間保持平衡。事實上,這也是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市場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奢侈品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消費者在全球共計消費1060億美元奢侈品,占據全球46%奢侈品市場,其中海外消費占據76%。2014年我國奢侈品市場規模為1150億元,同比減少1%,首次出現負增長。2015年預計國人可消費7400億元人民幣奢侈品,其中發生在海外市場的奢侈品消費比例將提升至78%,中國市場消費比例則進一步下降。
中國消費者流失海外,國內奢侈品門店客流與營收不斷下滑,門店用人與租金成本高企,在此壓力下,香奈兒、LV、迪奧等品牌也都采取過降價提高銷售額的策略,不過從結果來看,這一舉動只是短期有效,無法根本解決困境。奢侈品廠商在中國發展日益艱難,2014年大中華區奢侈品關店量也創下新高,包括Burberry關閉4家,HugoBoss關閉了7家門店,Ferragao和Zegna分別關閉了6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