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集團上半年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了10.6%
7月5日,萬達集團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集團共實現總收入1199.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47.7%,同比增長了10.6%。除了商業地產收入同比下降外,體育、文化、金融等都收獲了飄紅的業績。數字固然亮眼,然而萬達的多元化布局更加倚重未來,如今的高投入能否換來持續的高增長和高回報,依舊是萬達轉型的癥結所在。

商業
增速放緩租金壓力提升
萬達商業是萬達“輕資產”轉型的主要陣地,模式為從銷售型地產公司向持有型地產公司轉型,也正因如此,萬達今年將房地產收入目標主動下調了640億元。半年報顯示,這一“瘦身”效果明顯。萬達商業上半年合同收入643.6億元,其中房地產合同收入506.2億元,同比減少17.3%。此外,今年上半年萬達商業的租賃收入為84.8億元,同比增長了27.1%;酒店經營收入為27.5億元,同比增長18%。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租金貢獻比的提升和持有物業面積的擴大影響了萬達商業短期變現的價值,但是卻使得整個現金的回流變得更加穩定,進而確保萬達商業發展可實現連續性,相比較高周轉的出售,穩健的發展戰略更能博取資本市場的偏愛。
然而,萬達商業轉型“包租公”的速度可能會面臨放緩態勢。數據比較顯示,2014年,萬達商業物業租賃業務實現租金回款110.8億元,同比增幅為32.7%;2015年上半年萬達租金收入70.2%,同比增長33.3%;2015年全年萬達租金收入為144億元,同比增長30.7%。由此可知,今年上半年,萬達商業租金收入增速自該公司上市以來首次跌破三成。
嚴躍進分析,未來萬達商業的出租收入的增速會逐步放緩,尤其是網點和部分社區商鋪等沖擊下,萬達商業的招租壓力也會增加。萬達主推快速租賃的模式,大部分萬達廣場在開業之初就基本滿租,因此租賃收益要增長,更主要的是提高租金??藸柸鹧芯恐行拇饲白龀龅慕y計顯示,萬達的租金平均不足90元/月/平方米,與恒隆、萬象城、大悅城相比,平均租金偏低。例如,2014年大悅城的平均租金達到335元/月/平方米。因此嚴躍進認為,隨著開業商場逐漸成熟以及電商日趨發達的當下,萬達要繼續提升租金、改善租金回報仍是一項具有挑戰的工作。
體育
高投入回報周期慢
萬達集團國際版圖的擴張更多體現在體育板塊。萬達集團披露,體育控股公司上半年收入33.9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04.8%,這部分業務,上年同期還沒有可比較的收入基數。2015年萬達在體育業務板塊的收入為58.7億元。
相比半年30多億元的收入,萬達在體育業務的投入可謂豪氣十足。最近一次的動作發生在6月16日,萬達體育控股與國際籃聯成為全球獨家商業開發合作伙伴關系。萬達方面并沒有透露這一合作所需要付出的資金代價是多少,而此前萬達入股西甲足球隊馬德里競技、并購瑞士盈方體育和世界鐵人公司已經花去了萬達將近17億歐元的資金,且這還不包括萬達成為國際足聯(FIFA)首個中國頂級贊助商的花費。
實際上,萬達目前已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體育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萬達對于體育的布局更多的是在買未來?,F階段,萬達無法從體育業務板塊獲取快速且高的回報。
有體育業人士介紹,萬達布局體育產業的目的,一是獲取更劃算的品牌提升方式,例如成為國際足聯和國際籃聯的贊助商,這一投入的后期無法量化,這將對萬達轉型做國際企業有著助推的作用;二是,靠體育賺錢。以萬達收購的鐵人三項賽事方WTC為例,該公司每年通過賽事授權商業許可、報名費、贊助以及全球電視轉播權獲得的稅前利潤超過5000萬美元,但是萬達的意圖在于落地中國,國內市場中熟知鐵人三項的人群比例則很低,國內現有條件也不利于該項目的推廣,市場培育有難度,這也導致萬達的體育布局難逃投資周期長、回報慢的行業共性。
金融
飛凡“大躍進”實際效果待考
支撐萬達金融板塊亮眼業績的不是金融產品,而是電商平臺。萬達金融集團上半年收入155.1億元,完成上半年計劃的162.5%。萬達金融集團去年收入為155.1億元。萬達金融集團下設網絡金融、飛凡科技等公司,但是萬達半年報只單獨點名了飛凡?!帮w凡會員、新增大型商業合作項目完成計劃指標程度均在100%以上。”
數字亮眼但飛凡是否能真正成為王健林愿景的“O2O最終勝出的一定是線下公司”平臺,實際并不被業界真正看好。在半年報中,萬達重點提到飛凡在“6·18”大促中的成功練兵。全國有3000多家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店、超市參加,吸引線下客流5億人次,飛凡App總訪問量10.5億人次,單小時訪問峰值2300萬人次。不過,并未提到高人氣是否能轉化成有效銷售、真正活躍在飛凡上的零售企業與消費者能夠有多少。
其實,飛凡對自身的發展規劃不只是承載消費者與大型零售商。去年12月,飛凡發布過全球招商平臺計劃,面向購物中心、商戶、設計公司等購物中心生態鏈各環節要素。在企業端層面,飛凡希望與58趕集類似,欲做企業版的“淘寶網”。不過,從目前來看,飛凡企業端層面的野心并未實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