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創新力要從設備入手
我國紡織企業多年來一直延續著量升質不升的發展模式,高耗、低效的市場需求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中低端紡機器材產品的發展,造成了資源巨大浪費、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血拼的局面,這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企業的研發投入的積極性,使一些先進技術與項目無法在國內及時消化。
當眾人都在叫嚷中國工人工資的迅速上漲吞噬了企業利潤時,外媒卻給予了中國紡織產業正面的評價。工人成本上漲固然會帶來眾多影響,但是換個角度想,也許也沒有那么可怕,只要我們通過如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能夠抵消成本上漲帶來的弊端,中國紡織行業在全球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既然工人成本上升已經是難以逆轉的事實,那么企業為何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比成本更重要的事兒上?比如創新力和工藝精細度。有出口企業曾表示,采購商下訂單前通常會要求看自主設計的產品以考察企業的研發能力,正是這一步拉開了中國與周邊國家在生產能力方面的差距。也許很多企業對“吃飽飯”都困難的中小企業來說的確難以企及,更別提創新了。對紡織企業而言,創新不是一件復雜的大事,即使是對產品進行一個小小的、有益的改變也可以稱之為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盡快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國紡織機械的技術進步主要以跟隨戰略為主。而為了實現跟風開發,一些企業通過挖人、模仿等手段實現新產品快速進入市場,同質化激烈競爭現象愈演愈烈。20世紀90年代我國紡織行業不景氣,紡織院校全部改名,造成紡織企業專業科技人才出現斷層。這些情況都在一定程度上對紡機自主創新產生了制約。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林子務認為,我國自主創新工作沒有做好的主要原因有五個:
是紡機研發組織技術滯后,目前沒有國家級的紡機研究中心。
是紡機科研項目沒有公開招標。由于紡機科研項目沒有公開招標,致使重復研究項目多,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研發效率和效益不高。
是紡機產業集中度差。我國紡機行業中小企業過多,高度分散,集中度差,航母級的特大型企業寥寥無幾。生產分散必然帶來經營分散、資源分散,形成不了國家級紡機產業合力,自然也就在攻克高端紡機技術上總是比國外慢一拍。是以紡織工藝指導紡機研發的科學理念不夠。
在研發紡機產品中,我們有一個通病——熱衷于跟風,外國有了緊密紡,我們先仿制,后改裝,總是被動跟著別人后面跑。而外國人紡機研發是以紡織工藝理論為先導來推動紡機新品研發的。他們的研發人員不僅了解紡織工藝,而且可以說是精通紡織工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