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延長輪出時間壓制棉花價格上行
在今年上半年大宗商品“牛市”行情中,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表現搶眼,至今累計漲幅近30%,最高觸及每噸16185元。但近期,鄭棉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走弱,近4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過6%。業內人士表示,鄭棉期價下跌主要是受到國儲棉延長輪出時間的影響,后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素,短期表現為震蕩調整。
此前受我國棉花供應不足,企業需求大增的影響,棉價一路高歌猛進,居高不下。此時,相關部門決定有序消化國家儲備棉庫存,從5月起實行為期3個月的國儲棉拋儲政策。但受公檢進度和出口進度的因素的制約,進入流通環節的量非常少,供應不足疊加剛性需求,促使下游企業積極競價,導致鄭棉期價快速上漲。
7月28日,發改委召開儲備棉輪出會議,決定將儲備棉拋售時間延長一個月。此消息一出,鄭棉期價連續下跌。
銀河期貨分析師劉倩楠表示,在市場供應不足的預期下,下游企業備貨熱情高漲,受棉價高壓的影響,即使下游企業有所減產,在保證正常生產目的的驅動下,也不得不“忍痛”采購。當拋儲時間延期后,受有限資金的影響,下游工廠對棉花的采購逐漸趨于“冷靜”,競價熱情也有所減弱。
中國每年5月至8月期間,屬于棉花供應“青黃不接”的時期,新棉的成長和舊棉的消化,使得市場的棉花供應與需求呈現錯配。
“下游目前現貨采購主要依賴國家儲備棉的輪出,市場現貨較少。”劉倩楠認為,此外,中國棉花主產區在新疆,7月和8月為棉花生產的重要時期,從目前來看該產區棉花漲勢不錯,雖受冰雹天氣影響,但對總產區的棉花產量影響不大,如若不遇到極端天氣,今年預計會有所增產。
2016年6月,中國棉紡織行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較上月下降8.7個百分點,跌至50%枯榮線以下。對于下游需求,華泰期貨認為,后期下游有好轉希望,原材料價格下滑,價格優勢較外紗更明顯;再過一個月就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所以新訂單、生產量、開機率有望回升。
不過,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王玉紅表示,目前左右棉價走勢的主要因素是國家的政策因素,拋儲時間延期雖然會利空棉價上漲,但拋儲量卻沒有明確的規定,如若后期依舊保持3萬噸/日的拋儲量,鄭棉期價的上漲空間有限;如若后期拋儲量維持低位,鄭棉后市可能會呈現偏強走勢。
業內人士指出,進入8月份,在拋儲延期一個月消息的沖擊下,短期國內棉市會維持弱勢格局,但下行空間也有限,后期或進入震蕩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