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氏紡織品:“個轉企”推動企業扭虧為盈
和其他村莊一樣,海寧市長安鎮大型村夏日里顯得特別安靜,海寧鄒氏紡織品有限公司就在村中。公司前身是海寧市鄒氏紡織廠,成立于2012年,但工廠業務一直上不去,連年虧損;2015年時,稅務部門的一次政策上門,讓老板鄒瑜下了“個轉企”的決心,隨著性質的轉變,公司也開始有了起色。去年,公司產值已達200萬元。說起未來,鄒瑜很有信心:“我們穩扎穩打,為將來做大做強打好底子。”
滿腔熱情投身創業
鄒瑜是一名不折不扣的80后,出生于1982年的他,比起同齡人來,經歷更豐富一些。當別人還在念高中時,鄒瑜已經在一家紡織公司工作了,從干雜活開始,他漸漸熟悉了整條紡織流水線。
“那個時候年紀小,而且萬事開頭難,剛起步時比較辛苦。”鄒瑜說。但是隨著對業務的熟練,鄒瑜逐漸被老板器重,讓他負責對接染廠,由此,鄒瑜認識了許多染廠負責人,為日后自己創業奠定了基礎。此外,鄒瑜還精通檢驗、包裝等環節。
2010年鄒瑜開始了創業行動。不過最初,他只是在家小試牛刀。直到2012年,他決定辭職創業,開辦了海寧市鄒氏紡織廠,鄒瑜正式成了一名“個體戶”。
創業剛開始就遭遇滑鐵盧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原本滿懷激情想要闖出一片天地的他,卻陷入了連年的虧損中,一直虧了近4年。回想過往,鄒瑜仍能感覺到當時的焦慮。
“我總結了一下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環境行情不好。”鄒瑜說。在2008年以前,大家都是使用提花布作為窗簾的,但是2008年開始,出現了遮光簾,往布上噴上一層黑色的漆,遮光率近100%,而普通的提花布遮光率只能達70%左右;價格上,遮光布每米10元左右,提花布則是20多元。
如果再沿著老路走,工廠只能倒閉。鄒瑜細細分析了兩者的利弊,發現提花布有一個絕對優勢,就是有花紋更美觀。“現在大家都不怕貴,就怕東西不好。”為此,鄒瑜將原本定位于中端的產品稍稍往上提了些。他開始大范圍地閱讀行業雜志、參加展會,不斷更新產品花樣。
鄒瑜告訴記者,設計一種花樣并打樣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若客戶滿意,再出小樣,成本在5萬元左右。他一年打樣在50個左右,但最終熱賣的可能只有一兩個。但是憑著這一兩個熱賣的花樣,鄒瑜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從去年開始,工廠開始盈利。
“個轉企”幫助企業扭虧為盈
公司扭虧為盈,這其中傾注了鄒瑜無數的心血。“其中,‘個轉企’也是我做得最正確的決定之一,企業性質的轉變讓我們有了更大的視野和更明晰的規劃。”鄒瑜說。
2015年12月,在一次地稅工作人員上門宣講后,他決定“個轉企”。鄒瑜介紹,“個轉企”的企業,貸款利息可以按規定享受財政獎勵,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小微企業的資金鏈緊張問題;另外,這也符合鄒瑜將企業做大做強的夢想。
“個轉企”的過程格外輕松。工商、稅務部門開通了綠色通道,還有專門的代辦人員,輔導企業準備資料,并幫助企業代辦,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海寧市鄒氏紡織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海寧鄒氏紡織品有限公司。“轉制之后,我們談起生意來更有底氣了,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要用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來經營了。”鄒瑜說。
對于未來,鄒瑜表示不會急功近利,而要穩扎穩打,深耕提花布,不斷創新,生產出更多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
【企業啟示錄】鄒瑜年少打拼,而立之年做起了公司老總,經歷了連年虧損卻不輕言放棄,在他的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韌勁。通過“個轉企”,鄒瑜開始思考現代公司的管理模式,為脫離家庭作坊、拓展更大的市場邁出了重要一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