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互聯網品牌四大發展趨勢
近期,阿里研究院在中國杭州“2016中國(杭州) 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發布“2016中國網貨品牌100強”榜單。本次發布榜單基于阿里零售平臺大數據,側重服裝市場及原創市場研究,通過對2014年和2015年網貨品牌市場規模、粉絲規模、市場規模增長率三項指標標準化加權得出。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發布榜單
網貨品牌,特指出生或成長于互聯網的品牌。100強品牌名單中,排序按品牌名稱中英文順序,拼音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四個組成部分:服裝市場34個,原創市場28個,美妝18個,其他品類市場20個。
網貨品牌成長于互聯網,天生以消費者為中心,商家與消費者的互動關系從間接變為直接。背靠新基礎設施,利用新技術,網貨品牌自身已具有一定的數字化程度,供應鏈普遍更加柔性化。研究發現,個性化的女裝市場、原創市場涌現大量網貨品牌,市場發展良好,消費者積極購買設計師原創產品,追求情懷,正是消費升級的重要表現,即本次研究重點。
本次發布內容作為預告版榜單,更多內容及榜單最終解讀敬請關注即將于年底公開發布的《中國互聯網品牌報告(2016)》。
網貨品牌四大趨勢
趨勢一 從“網貨品牌”到“新品牌”
網貨品牌是過渡詞匯,像電子商務會消失一樣,純網貨品牌也會消失,未來是線上線下融合的時代,不會再有純網貨品牌,反過來說未來所有品牌都是“網貨品牌”。
趨勢二 從“細分市場”到“跨界”
網貨品牌天生以消費者為核心,圍繞忠實的粉絲客群,更容易從單一細分市場到跨界經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未來的品牌可能不再以品類分群,而是以用戶類型和消費場景分群。
趨勢三 從“貨紅”到“人紅”
未來消費內容不一定是實物,更多的是人物、是服務、是情懷、是內容、是詩與遠方。
趨勢四 從“中華大地”到“全球化”
中國新品牌集體出海的趨勢凸顯,不再是“中國制造”的出口,而將是“中國品牌“出口。
相關閱讀
日前,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天貓團隊和聚劃算團隊合并,構建三大事業組、營銷平臺事業部和運營中心的“三縱兩橫”協同體系。阿里的架構調整能否擊中商家的痛點?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獲悉,伴隨此次聚劃算與天貓市場部的業務整合,聚劃算未來有了新的使命。以快速消費品事業組為例,由于以前旗艦店、天貓超市、聚劃算等各自業務領域的獨立性,品牌商家在天貓平臺上,可能既要對接行業小二、超市小二、聚劃算小二等不同的運營和服務人員。“合璧”后,天貓會為品牌提供“四位一體”服務,包括一站式通過旗艦店首發新品,通過天貓超市拉動日銷,通過聚劃算量販團業務進行整體營銷,通過企業采購完成大宗交易。
陳岳峰表示,在線上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何黏住品牌廠商,如何讓整體的營銷與交易過程更加便利快捷,提升效率,是電商企業都在考慮的問題。
更多相關后續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