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創新發展 紅豆永遠在路上
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是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的探索實踐成果,也是紅豆集團60年發展中在管理上敢于創新、大膽創新,使企業在創新中騰飛、在聚變中跨越的一個縮影。
打破平衡,從“大鍋飯”到“兩條腿”
在改革開放這場翻天覆地的時代洪流中,起步于1957年作坊小廠的紅豆集團,也正式開啟了大步流星謀發展的階段。
改革第一步,就是從打破舒適的“大鍋飯”開始:讓人人都坐“兩條腿”的凳子,目的是企業堅決不能養懶人。
1983年,企業對一線工人實行了質量計件工資制;1986年,企業推行了年終效益工資制;1988年開始率先引入市場運行機制,各廠和車間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變“親兄弟流水賬”為“親兄弟明算賬”。
到位的改革,給工廠帶來了勃勃生機,全員效率大增。1987年,企業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四年翻了四番。到了1988年,廠里已形成織造、染色等六個車間,建立了一條龍的現代化流水線,工人近1000人。
煥發活力,從開放股權到獨創“四制聯動”
紅豆的股份制開始于1993年。在那個還有人認為搞股份制就是搞資本主義的年代,紅豆人敢于改革,打破舊的鄉鎮集體所有制,實行股份制,讓員工參股,提高員工對企業的關切度、關聯度,從根本上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很快,紅豆推出了“入股自愿,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股權平等”的內部股份制,率先突破“蘇南集體經濟模式”產權不明晰的發展瓶頸,因此成為“新蘇南模式”的代表。到2003年,紅豆完成股份制改革。
在此期間,紅豆集團還適時推出效益承包制、母子公司制、內部市場制、四制聯動等管理機制。1994年8月底,在農業部召開的全國鄉鎮企業管理科學座談會上,紅豆集團的“四制聯動”管理機制就受到了領導的高度評價。
民主管理,從回音壁到制度選人
在紅豆,創新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公司每個車間都設置有“回音壁”,員工的意見、問題甚至牢騷,都可以寫。廠領導則必須第一時間給予回復和解決。如果因“留言”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員工可以寫信到書記、總裁信箱,直接向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說。
從總經理信箱到書記、總裁信箱,這個周海江1997年從美國企業學到的民主管理制度,在紅豆已堅持了20年。這些平臺,不僅暢通了紅豆的溝通渠道,堵塞了企業的的管理漏洞,還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
同時,紅豆員工向上流動的渠道也暢通無阻。一線職工有星級員工評選制度;大學生科員只要有能力、出成績,就能通過競爭上崗、制度選人不斷晉升。集團制定公正、公開、公平的用人制度,唯才是用,讓真正的千里馬既跑出速度、又跑出效益。
探索超越,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紅豆集團已建立相對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包括“邊界清晰的多元產權制度、制衡高效的法人治理制度、體系科學的經營管理制度”。
為避免中國企業出現西方現代企業制度在對待國家利益、公眾利益上存在著的明顯缺陷,紅豆集團嘗試把“黨的建設”和“社會責任”融入現代企業管理,形成了“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建設+社會責任”的治理模式:“現代企業制度”是基礎,通過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協調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關系,規范企業行為,激發內在動力;“黨的建設”是靈魂,通過黨建工作形成企業獨特競爭優勢,推動企業利益與國家、社會利益高度統一;“社會責任”是使命,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穩定和諧。
一些專家學者稱其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紅豆的探索得到了中組部的高度肯定,2012年10月向全國推廣了紅豆模式。劉云山同志到紅豆集團視察黨建時,稱贊這個探索上升到理論層面,很好。
周海江曾不止一次地強調,創新是企業自身生命力。紅豆發展也生動地詮釋了這一觀點。“創新是企業的靈魂”,紅豆的每一次創新,都是紅豆人智慧力量的迸發,也使企業在發展上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始終走在中國民企企業的發展潮頭。紅豆60發展史,正是一部企業創新的歷史。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