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人成功七要素
第一,浙商是被閉塞和貧窮的環境逼出來的。
第二,浙商善于學習、忍受與吃苦。上海市委書記到浙江考察以后,概括了一句話,他說浙江人很厲害,浙江人是做得了老板,住得了地板。沈玉龍認為,皮肉之苦還不算苦,最苦的是人格之苦。浙商的成功必須以忍受人格之苦為前提。當時的浙商沒人看得起,甚至是侮辱。但是浙商可以忍受,為了自身的事業,為了賺錢,什么都可以忍受。
第三,無路可走,從小生意做起。雖然浙江沒有大工業,但是浙江把小生意做到了極致。比如,溫州的鈕扣市場,有幾萬個品種,銷售量可以占全國市場的75%以上,占世界的40%以上,而一個小小的鈕扣的利潤,幾厘錢不到,卻可以做到這個地步。現在,浙江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小商品世界,如果其他地方再發展這個小商品市場是不可能的。另外,小生意的產業配套做得相當到位。
第四,浙商做生意從來沒有定式,怎么掙錢怎么做。沈玉龍舉例說,風靡全國的溫州電烤雞。溫州人沒有吃過電烤雞,怎么有這個呢?就是他們賣烤箱的,一不小心把這個雞放到里面,發現非常好吃,就弄出來電烤雞,風靡全國。沈指出,如果套用成熟公司的營銷方案做這個生意,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第五,市場在外,主動開拓。沈玉龍說,如果把浙江人生產的東西賣給浙江人,從來賣不掉,浙江人自己不買浙江人生產的東西,浙江人的東西就是賣給浙江以外的地區。北京百貨公司的鞋子和服裝,30%以上是溫州貨;上海百貨公司一樣,服裝、鞋子40%以上是浙江貨。浙江的市場競爭太厲害以后,造成浙江市場外溢。
第六,不重形式,重操作。在浙江少有轟轟烈烈的公司搞轟轟烈烈的活動。浙江企業強調平穩、扎實、有效性,不求青史留名。
第七,管理上追求簡單。浙江的企業盤活在機制上,很多企業家和專家經常講一個概念,現代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在沈玉龍看來,它實際上是錯的,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僅僅是人才的競爭,本質上,是體制或者是機制的競爭。浙江企業盤活人最有效的形式就是無底薪加提成,上不封頂,下無底線,所有的工作每個人都是算賬的,每一個家庭作坊,每一個小企業都是對自己負責。雖然義烏小商品市場是一個大集團公司,實際上,每個人和每個攤位都對自己負責。正因為如此,可以把人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甚至無法想像。沈玉龍說:“浙商用簡單的管理解決企業很痛苦的市場問題,一個人只有充分的積極性,沒有后顧之憂地去從事他想從事的、喜歡做的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出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