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品牌的消費文化與營銷策略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讓每個家庭對孩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也讓少兒市場變得極具市場價值。很多品牌例如迪斯尼、麥當勞、芭比娃娃,都在針對少兒市場開始細分,通過創造和發展了孩子無盡的情感和消費需求,建立起自己的業績和品牌。但我們本土企業面對少兒品牌市場,似乎還是一片混沌。
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對一個家庭的消費產生影響
當前形勢下,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對一個家庭的消費產生影響,個性也越來越突出。據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的中國兒童消費研究發現,中國6-12歲的少兒群體已經具備以下的一些特征:第一,基礎的文字理解以及完善的語言表達,他們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要,消費需求明確;第二,對很多產品的消費已經比較獨立,比如零食、玩具、文具,會開始嘗試自己購買;第三,對父母購買行為影響大,在一些消費領域還常常擔任著家庭主導的角色;第四,人格、消費行為正在形成中,廣告傳遞的內容很容易取得其信任;第五,注意力不穩定,屬于興趣導向型。品牌需讓他們感覺到變化,并不斷激起新的興趣;第六,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非常愿意參與一些智力挑戰游戲;第七,少兒群體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
以上這些少兒群體的特征對于少兒品牌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一方面,少兒市場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他們有著自己的一套思維和語言符號體系,少兒品牌必須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被接受;另外一方面,少兒群體還處于家庭的消費場景下,少兒品牌需要了解少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模式,并從中去尋找營銷的思路。
根據中國少兒群體的特點,要塑造高價值的少兒品牌,一定要融入突出的文化內涵。世界上很多少兒品牌都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比如芭比娃娃、米奇都有著西方文化的屬性,并在培育市場的過程中培養出兒童對生活品質的認同。因此,中國的少兒品牌也可從中國民族文化入手,例如靳羽西的“羽西娃娃”,原本很傳統的旗袍服飾經過她的設計就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兒童玩偶”。
把品牌注入品牌故事,品牌就有了內涵和外延的空間,產品也就有了個性和風格。例如香港卓妮(國際)服飾有限公司開發的“小豬嚕嚕”系列童裝,就塑造了小豬嚕嚕機智聰明,活潑可愛,敢于戰斗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形象,深得兒童喜愛。短短的時間,該公司就發展了100多家自營和代理加盟店,速度幾乎是每日一店。
少兒品牌也少不了受吸引的驅動元素。因此,兒童品牌的視覺識別,以及包裝設計不能只是文字標注,而是要通過一些巧妙、人情味十足的方式去表現,以激發家長和孩子們的消費欲望。例如,對面向各年齡段孩子們的食品,在包裝盒的背面展示這一年齡段孩子喜愛的活動或寵物圖片等等。卡通化、色彩鮮艷化是切中少兒消費心理的關鍵。
另外還可以利用潛移默化的教育方法預先置入品牌,讓少兒群體從小就培養出對品牌的信賴度和忠誠度。例如在全世界,每年都有數幾百萬計的兒童獲益于高露潔的“甜美的微笑,光明的未來” 口腔健康護理計劃,僅在中國每年就有1300萬兒童參與。事實上,這一活動也在無形中讓參與的兒童對高露潔的品牌建立了深刻印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