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營銷:買家賣家成一家
商品交易的模式,歸根到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只有賣價卻沒有買價,一種是既有賣價也有買價。
前者的意思是買方沒有議價權,這是普遍存在的市場交易狀況。盡管宏觀上的供求關系決定了商品的基本價格,但在微觀方面,具體商品的價格策略、甚至打折促銷的幅度,都是由賣方單獨制定的。而后者的意思是買賣雙方協商定價,多見于批發市場或非主流商品。比如“攤位交易式”一對一談判殺價的方式,或者“交易所式”公開競價、拍賣成交的方式。
顯然,只有買價沒有賣價(即完全由買方定價)的情形是極其罕見的,足以忽略不計。長久以來,絕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都是弱勢的,只有買不買的自由,沒有參與定價的權利。直到“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的今天,情況才開始發生變化:柴米油鹽也能夠走進交易所,消費者可以像買海爾股票一樣買海爾家電。
現代流通方向轉變
商品先從生產開始,再經過流通,最后抵達消費者,這個順序似乎天經地義。在短缺經濟時期,供給不能滿足需求,必須把重心放在生產。但在產能相對過剩的時候,如果重心仍在擴大生產,只能加劇資源浪費,甚至可能爆發經濟危機。
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提振消費,需要擺脫重生產、輕消費的尷尬局面,應該把消費排在最前面,變成“消費、流通、生產”,先搜集規模需求,再反向配置給資源。
把消費和生產掉過來以后,流通的位置還是居中的。流通的位置雖然沒有變化,但流通的內涵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現代流通正在從傳統的倚重生產的代理人角色,向倚重消費的經紀人角色轉變。從利潤結構上說,流通環節化身消費經紀以后,不再賺取“低買高賣”的上下游差價,而是抽取雙方或一方的傭金。
互聯網經濟既是現代流通的一部分,又是現代流通的催化劑。互聯網經濟使消費者擁有了相對平等的話語權。買賣雙方直接溝通和多方比較的機會都大大增加了。
可以想見,曾經轟轟烈烈的廣交會、經貿洽談會、新產品品展示推介會、物資交易大會等傳統供需見面的形式將逐漸從主角變為配角并退場。
撮合交易溝通信用
老話說“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所謂“牙”就是指做撮合生意的中介,代表是能說會道的媒婆,有時瞞天過海兩頭蒙,有時覺得媒禮不足又能把一樁好婚給攪散了。不過話說回來,中介行業一直沒有消失,其理由也很簡單,畢竟不良中介是個別現象,恪守職業道德的中介卻可以實實在在地降低交易費用。從過去德高望重的長輩說媒,到如今“有機食品”“AAA級授信”“皇冠網店”的走紅,中介的功能,就是溝通供給和需求的信用媒介。
消費者亮出規模需求,可以實現按需生產,但是消費者不可能精通所有商品的原材料、制造工藝、渠道價格等信息,生產廠商也擔心消費者中途變卦毀約的情形出現,所以需要專業的誠信的消費經紀中介,一方面搜集和確定消費者的需求,一方面為商品的質量嚴格把關。一個成功的中介品牌,等于一個信用標識。根據需求和商品的不同要求,信用標識也將具有系列標準組合。
舉例來說,某消費者準備三個月后喬遷新居,家電更新換代,需要購買一臺海爾冰箱。此時可以登陸消費品撮合交易系統的網站,說明自己的具體需求(品種、廠家、品牌、交貨周期、交貨中心、價格、交易數量等),發布購貨邀約。同時有交貨能力的廠商也會發布售貨邀約。然后撮合交易系統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以買賣雙方的委托價作為成交價格并生成電子交易合同,最后通過第三方物流和支付體系完成送貨和資金結算。{page_break}
為保證交易的確定性,無論買方還是賣方,下邀約單時要向撮合交易系統交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受監管的第三方賬戶),并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續。對于沒有成交的訂單,可以過期作廢,也可以自己撤單,保證金都會退回原賬戶。
撮合交易系統的商品,品種覆蓋面應盡可能寬泛,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權和更多方便。如果一位消費者每個月預存100元保證金,可以拿到1000元日用品消費信用額度,等收到貨物滿意以后,再像信用卡一樣還錢到銀行賬戶,信用體系就隨之建立了。
對于已經訂購的冰箱,如果不想要了,在交貨期限之前,可不可以轉手賣掉呢?完全可以,只要有人買,就可以自由地賣掉。此時賣掉的是一個合約,是一種貨權,是消費儲蓄。相互交易的消費儲蓄,能夠有效規避資金運作的風險,同時又具有活絡交易、吸引參與者的功能。貨權無論怎么貶值也不會成為一堆廢紙,最后仍然有標定的貨物可以進行消費。
撮合交易系統的最大功能是價格發現。假如海爾冰箱的價格是2000元,處于滯銷狀態,不得不降價,但是不知道降到什么價位會有多少人來買。有了撮合交易系統的訂單數據以后,愿意1900元買的有多少,愿意1800元買的有多少,消費者的心理價位一目了然。根據買家確定需求的報價體系來進行生產,就不會造成浪費。當然,買賣雙方共同定價的成交價格,自然比其他現貨市場的標準定價便宜,這個優惠幅度就是貨現率。
撮合交易系統的商品都是標準的,不需要單個挑選的。這里的標準有狹義和廣義兩層概念,狹義是指工業生產的標準化產品的標準,廣義則是指消費經紀制訂的信用標識的標準。在初級階段別無選擇,只能如此。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撮合非標準化商品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了,總有一天,可以消費者的個性偏好和生產廠商的定制生產的一對一撮合。
彌補貨差與幣差
最理想的商品交易,可能只見于教科書中的物物交換,一把斧頭換兩只綿羊,各得其所。實際上,因為商品是客觀的、具體的、不連續的,而效用是主觀的、抽象的、連續的,不可能每個商品都能夠一絲不差地恰好滿足你的需求。也許因為羊毛顏色,也許因為斧刃的鋒利程度,也許純粹是個人感覺,某一方的效用可能高于或低于對方。我們不能因為事后交換發生了,就認為事先效用必然相等。可能存在一定差異,只不過暫時忽略了而已。
生產力的發展讓人們有了更多選擇,同時貨幣參與到商品交換中來,但是商品與效用的差異仍然存在。規模效益可以降低成本,所以企業只能做一個適合“平均個性”的標準化商品。任何一個商品賣給消費者,都很難正好匹配到他的需求,消費者必須拿自己的需求“適應”產品標準。
個性化的消費偏好,不但與標準化的工業產品之間存在貨差,還與單一化的貨幣體系之間存在幣差,即單位需求價格與對應的供給價格的差異。因為通用的貨幣可以換來萬物,一旦換成等價的實物,就虧了。所以人們通常只在必要時才進行消費,其他時候就持幣待購。
撮合交易系統的訂單,采用雙方認可的成交價格,同其他現貨市場的標準價格相比,具有貨現率,能夠在個性需求和標準供給之間盡可能無縫銜接。而保證金以及相關額度,是定向使用的貨幣,是一種子幣。子幣有限選擇權,可以換來幾種貨物。幾種貨物相對于萬物而言,需求的針對性有所增加,交換時出現的幣差也盡可能縮小了。
總之,撮合交易的范圍越廣泛、標準越細分、程度越深入,個性偏好和定制生產的距離就越近,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的現象就越少,規模需求發揮作用的空間就越大,人們的經濟生活就越美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