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偉的新浪10年
新浪CEO曹國偉
互聯網的兩個巨頭站在了一起。
選擇
1999年,33歲的曹國偉是美國普華永道的注冊會計師,他在硅谷已經待了6年,想尋找新的工作機會。那一年,時任新浪CEO的王志東正在物色一個CFO(財務總監),有兩家硅谷企業也在邀請他。曹國偉有些猶豫,便向老朋友、時任新浪COO(營運總監)的茅道臨請教。
茅道臨覺得每個選擇都不錯,但還是建議曹國偉來新浪試試。曹國偉考慮了兩天,選擇了新浪。那時候新浪的總部設在美國一個倉庫里,與大廈鱗次櫛比的硅谷沒任何可比性。
在曹國偉的推動下,新浪半年后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門戶網站。其通過離岸公司控股內資公司上市的形式,也成為之后國內互聯網公司海外上市的普遍模式,被稱為“新浪模式”。
幕后英雄
“我做過3任以上的CFO,每任CEO都相信我能把這個職位做好。這在一般公司很少見。”曹國偉回顧他在新浪的早些年。
在曹國偉的主導下,新浪網分別完成了廣州訊龍以及深圳Crillion兩大無線增值業務公司的重要并購,使新浪網一舉躋身無線增值領域前列,并由虧損逐漸走向贏利。
2004年,新浪的網絡廣告自然增長幅度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并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2005年,曹國偉被派去負責廣告業務,那一年的第二季度,新浪就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那是曹國偉特別艱難的時期:“CFO和COO這兩個角色是有沖突的,比如管營銷,要業績;管財務的話,要控制風險和成本開支。”
那個階段的曹國偉,成功化解了盛大企圖從股票市場控制新浪的圖謀:“那是大年夜,新浪股票的交易量狂漲,有四千多萬股的交易量。在悉尼度假的時候,我接到了陳天橋的電話。”盛大的陳天橋說,盛大在二級市場收購了新浪約19.5%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曹國偉拋下妻子和孩子,立即回國參加董事會商討對策。
曹國偉制定了“股東購股權計劃”(即“毒丸計劃”),成功抵制了陳天橋的偷襲。
走到前臺
2006年5月,曹國偉接任新浪CEO。
對曹國偉來說,權力更迭的意味似乎不那么明顯:“不是說誰來選我做CEO,而是我要不要做的問題,如果我想做的話,一定是我做。實際上你做了CEO,承擔的責任更大了。你不能說今天試一下,做得不好,我就走了。所以你必須想清楚,你愿不愿意扛下這個公司的未來。”
擔任新浪CEO是有風險的,以前歷任CEO——沙正治、王志東、茅道臨、汪延,在業績不好的時候,均難逃“兩年”宿命。業界普遍認為,這與新浪分散的股權結構相關。{page_break}
新浪10年
2009年5月,新浪微博推出。但當時最轟動業界的是新浪的MBO。2008年4月,“謀深似海,財技通天”的段永基卸任董事長,汪延代理董事長。在一些IT觀察家看來,這意味著曹國偉徹底掌控了新浪全局,也為管理層的MBO提前掃清了障礙。
新浪MBO的契機始于2008年新浪和分眾的合并案,因監管部門否定,并購并沒有實現。江南春對曹國偉說,作為創始人,如果公司還是獨立運作,他想在分眾增持更多的股份。“這觸動了我。”在江南春宣布增持分眾股份的3年后,曹國偉宣布了新浪的MBO方案。新浪向其投資控股公司增發總價約為1.8億美元的560萬股普通股。他在給員工的郵件中說:“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實現自己角色的轉換,以一個創業者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的未來。”
自此,以曹國偉為首的新浪管理層成為新浪第一大股東,真正在董事會掌握話語權,這也是中國互聯網的首例MBO。“過去股權分散或者在股權上沒有足夠的控制力,對新浪長期戰略的制定和部署是非常不利的,做CEO更多的也只是看近期利潤,沒法做長期布局。”
曹國偉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骨子里極其好勝。上初中的時候,他選擇讀上海最好的中學——上海中學,考大學時,又選擇文科最難考的專業——復旦新聞系。畢業后跟女朋友一起出國,又選擇美國排名第一的德州大學會計專業。
當然,曹國偉也并非神話人物,非常累的時候,也有退后一步的想法。他曾考慮離開,去做投資。但離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覺得我對這個公司是有責任的,事實上,我幾乎每天都在辦公室里面,很難走開。”
隨著新浪MBO的成功,有評論認為,作為中國互聯網界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曹國偉算得上是2009年互聯網最大的贏家之一。
那一年10月16日,新浪和易居中國的合資公司——中國房產信息集團(以下簡稱易居)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逼近新浪,相當于再造一個新浪。業內評價,MBO解決了新浪的歷史問題,易居的上市則為新浪提供了未來。
再出發
微博推出兩年后,終于引爆了中國互聯網的潮流,新浪的股價上漲到100美元以上。《時代》稱,2009年,新浪CEO曹國偉在形勢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情況下抓住了機會,推出了新浪自己的微博。如今,新浪微博成為一項極具影響力的服務,曹國偉將其稱為“Twitter和Facebook混合體”。今年2月底,新浪微博用戶數量達到了1億,用戶群包括明星、運動員、學者、藝術家及普通網民。
曹國偉是中國第一個成功轉變成CEO的CFO,現在又變成一個真正的創業者。三次轉身,背后的支撐力是什么?
2009年大年三十下午3點多,曹國偉還在辦公室,他的助手劉運利想去跟老板打個招呼,然后回家。曹國偉有點喝多了,和劉運利聊了很長時間。時至今日,劉運利對曹國偉的話印象依然深刻——“其實很多事情一定要樂觀地去面對。很多事情你著急,瘋狂地去追求,不見得能得到。更多的時候,要認真,你只要認真去面對它。至于結果成也好,敗也好,都不是你可控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實際上你是在學習,要學會享受過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