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戶外用品行業創業做起
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探路者”)董事長盛發強顯得有些拘謹。一件藍色的“TOREAD”輕便外套,加一雙徒步鞋,怎么看都不像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倒是與普通的戶外愛好者無異。
外表樸素,言語則更加樸實。他在回答記者關于“當初選擇下海創業是什么動力”的提問時,就說,主要是生活的壓力。“我1992年大學畢業分配到鐵道部下面的一個設計院,當時月工資是113元,可一個人的生活開支就要150元。”
樸實的人往往選擇做樸實的事。針對當前創業動輒就是高科技新產業的傾向,盛發強認為,其實傳統產業同樣可以創業。他1999年創立“探路者”,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他一直就做這一件事,樂此不疲。
坦言創業“為了掙錢”
1969年出生于甘肅敦煌的盛發強,在25歲之前與很多農家子弟的軌跡沒有多大差別。上學時刻苦讀書,1988年考上中南工業大學, 1992年從大學畢業后,“老老實實”地被分配到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院,做了一名野外測繪員。
但從后來的經歷看,盛不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他告訴記者,當時一個月工資113元,生活開支都不夠。擁有一顆“不安分”心的他第二年便選擇了“下海”來到廣西北海。先是在一家小型的印刷廠當推銷員,隨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開了一家小的印刷公司。
想掙錢是許多人的夢想,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讓夢想變成現實。盛發強坦言自己的創業經,就是“從最熟悉的做起”。一開始在印刷廠打工的他,發現北大方正排版系統全國掌握的人數很多,但很多印刷單據和排版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從這個角度他萌生出創立自己的印刷公司的想法。“這算是我獲得的第一桶金。”他說。
當然,對于本科學測繪專業的盛發強來說,最為熟悉的還是野外作業,了解帳篷、地質包這類東西。1994年底,盛發強在“全國專利新產品博覽會”上,看到了一款新式產品——折疊式休閑帳篷,這讓他眼前一亮。
盛發強在高中時代野游時,曾經嘗試過自己搭帳篷,但床單改成的帳篷,最終成了蚊子的天下。后來搞野外測繪,那時也很少見到專業的帳篷、睡袋。這些經歷都告訴他,帳篷里面有商機。
1995年,盛注冊了北海天惠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從事帳篷設計生產。四年之后,他把公司搬到了北京,并注冊了新的品牌——探路者。十年以后,“探路者”成為中國戶外產品的第一品牌。
打造“啞鈴形輕公司”
“探路者”成為中國戶外產品的第一品牌,時間不長,但其間故事不少。{page_break}
1995年,一腔熱血的盛發強投入10多萬元,生產了1000頂帳篷,命名為“天樂”品牌,但后來發現帳篷賣不出去。“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幾頂,更多的時候是‘打燒餅’。”在舒適的新美食主義餐廳里,說起這段擺地攤的經歷,盛依然刻骨銘心。
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把創業形象地比喻為“做買賣”。做,就是做出好產品;買,就是有買家,意即產品有需求;賣,就是如何把產品賣出去。創業之初帳篷賣不出去的經歷,對探路者后來的經營模式影響至關重要。
盛發強說,探路者后來堅持的“啞鈴形輕公司”的發展戰略,保證了公司的快速發展。啞鈴形輕公司的業務模式,即生產外包,公司著力于兩頭,即產品設計研發與銷售渠道建設。
生性樸素的盛發強,在產品研發上,卻舍得花錢。其前身“天樂”帳篷,就是花5000元買的專利,后來公司發展了,便開始了自己的研發之路。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司研發資金分別為634萬元、892萬元、144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3%。
還有一件舍得花錢的事,就是銷售渠道擴張。這與盛自己擺過地攤有關。他深知,再好的產品,賣不出去都是白搭。最近三年,探路者終端門店凈增加數目分別為89家、185家、384家,到2011年底,店鋪總數達到1050家。
打算一輩子不改行
創業板開張以來,上市公司高管減持套現屢見不鮮,探路者也未能“幸免”。
2011年1月28日,公司分管行政、人力資源的副總經理周敏提交辭呈。此前,周敏已將所持股份悉數拋售。對此,盛發強顯得很寬宏大量,一再表示“充分理解”。
不過,他要堅守。在2月21日的小型聚會上,孫陶然的連環創業經驗談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熱血沸騰。當記者問盛是否有二次創業的打算時,盛不假思索地說“沒考慮過”。他說,戶外行業的蛋糕很大,他要跟著探路者一直走下去。
根據上市時的承諾,盛發強與其妻王靜所持12334萬股公司股份,將于今年10月解禁。按目前股價19元計算,市值超過23億元。對于窮人出身的盛而言,這是很大一筆錢。
盛說,公司上市對他本人沒有什么變化,他看好戶外產業,打算一輩子不改行。從其鐘愛他的路虎座駕來看,此言非虛。
在盛看來,一場盛宴才剛剛開始。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戶外用品分會(COCA)的調查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戶外用品市場年度零售總額為71.3億元人民幣,出貨總額為32.1億元人民幣。2000年至今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為47.33%,出貨總額年均增長率為43.29%,行業發展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
探路者作為國內市場的第一品牌,無疑還要面對洋品牌的沖擊。盛自己也承認,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哥倫比亞(Columbia)、樂斯菲斯(TheNorthFace)、奧索卡(Ozark)等品牌,在產品線、市場占有率等幾個方面跟“探路者”品牌較為接近。
從全球市場來看,哥倫比亞的年度營業收入是十億美元級別,探路者還不到其十分之一。應對洋品牌的“搶食”,是盛發強在快樂中不得不面對的“煩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