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英雄:報喜鳥的立體化管理
振興實體經濟“畝產論英雄”專項行動是今年溫州市“破難攻堅”七大行動中的重要部分,旨在提升企業畝均效益、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放眼溫州服裝、鞋業、汽配等眾多傳統優勢行業以及新興產業,在小小“螺螄殼”里做起“大道場”的企業,可不在少數。本報今起特別推出2011年度“畝產英雄榜”系列報道,探尋溫州傳統優勢行業和新興產業中的“畝產英雄”,并深入這些行業內特色鮮明的“畝產英雄”企業,為讀者一探“高畝產”背后的故事,分析企業提升畝產的秘訣所在,希望能為其他企業的轉型提升提供可鑒之處。
在2011年度“畝產英雄榜”上,“報喜鳥”傲然飛在前列:利用區區30畝土地,企業去年共納稅2.92億余元——畝均稅費962.69萬元的成績,讓它成為服裝業企業畝產英雄的冠軍。
據統計,2011年,報喜鳥依靠旗下的“報喜鳥”、“圣捷羅”兩大品牌,實現終端年銷售額30億元。
高畝產是如何實現的?日前,記者探訪報喜鳥服飾企業高畝產背后的故事。
把每一方土地用到極致
“簡而言之,我們從向資源要效益,轉而向效率要效益,不斷提升報喜鳥品牌的附加值,走升級之路。”報喜鳥服飾副總經理方小波說,無論是生產、銷售、物流、渠道乃至行政、管理,“立體化”是報喜鳥謀求高效的法寶。
立體化運作,在報喜鳥內部隨處可見。當記者走進報喜鳥永嘉園區,報喜鳥辦公樓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幢樓占地不過兩三畝,內容卻格外豐富:一、二層是即將開業的報喜鳥溫州旗艦賣場;三層是企業文化展廳;四層則容納了行政、銷售、售后服務等幾乎所有的辦公部門,總共230多位辦公人員共用一層使用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人均面積不超過4平方米;五層則是研發設計中心。
“為了把園區內的每一個平方土地利用到極致,我們幾乎是發揮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整整把辦公區域壓縮了四分之一。”方小俊說。
比如,把原先位于辦公樓二層的財務部、人力資源部、直營中心等十多個部門移到四層,把二層騰空籌備做旗艦賣場;再把原先位于D棟樓的皮鞋事業部、制作部、研發中心等部門挪到老辦公樓二樓,騰空后的辦公區域里新增了兩條小流水線,增加年產10萬件襯衫、8萬件西褲的生產能力,成為企業寶貴的柔性生產能力。“緊急關頭可以派上大用場。”方小波說。
令人刮目的“閃轉騰挪”
報喜鳥對于生產的“立體化”管理,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據悉,通過類似于辦公樓使用上的“閃轉騰挪”,報喜鳥硬是保證了園區內三分之二的空間用于生產。在科學精細的規劃后,其生產流水線預計年產30萬套,實際卻實現了年產50萬套,實際生產能力增加了66%。同時,報喜鳥把除西服外的大部分產品生產,都“借力”外包給浙江、廣東的數十家生產企業,企業本身則負責質量把關,大大提升生產能力。
去年10月剛投用的信息化物流中心,也同樣可見報喜鳥立體化的用心。這個中心集倉儲、揀選、配送為一體,實現全自動化配送,最高日吞吐量可以達到10萬件,滿足3000家專賣店、每年50億元銷售額的配送需要,而占地不過一萬多平方米。
“物流中心在國內首次整合國際先進的掛裝疊裝系統,吞吐量和儲存量提高了四五倍。”報喜鳥物流管理部經理周宏鈞說。據悉,物流中心建成后,原先的倉庫順理成章被騰空,目前正準備設計成為大賣場和辦公區域。
此外,在銷售網絡方面,報喜鳥主張經銷商開大店,讓店面向上走,使銷售門店的平效達到2萬,相當于1平方米每年可以產生2萬元的終端銷售額,幾乎是國內同行的2倍以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