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集團的成長史
好孩子集團起源于中學校辦工廠,宋鄭還1988年被派任為廠長時,該廠因經營不善欠了學校老師20萬的集資款。“我當時的目標就是賺20萬把債給還掉。” 宋鄭還對世界浙商網記者回憶道。
宋鄭還第一次研發的產品是既可以做搖籃又可以做推車的童車,但因當時沒有生產線和資金,宋鄭還在一次展會上以4萬元的價格將專利賣給了浦東一家企業。“于是,我開始動腦筋,想用賣專利來還錢。”
不久,宋鄭還又研發出一個新款,沒想到這個專利更受廠家歡迎,拍賣價格達到15萬。“當時我想了想,覺得其他企業有信心做,那么市場肯定很大,于是展覽會還沒結束,就回去了。”
1989年,好孩子把自己的產品推向市場,一炮打響,生意開始做得風生水起。“但到了1990年代,我們遭遇了困境。”宋鄭還回憶,當時市場上仿造好孩子的產品鋪天蓋地,銷售價格也更加便宜,甚至有一家浙江企業計劃用3年時間擊垮好孩子。
“面臨的幾乎是滅頂之災,當時我們規模不大,生產成本比較高,生產規模大的企業可以造的跟我們一模一樣,但成本更低。我們只有一個辦法——繼續研發產品,他們仿造第一代產品,那么我就研發第二代、第三代產品,讓他們永遠跟在我后面。”這樣做的效果非常明顯,到1993年,好孩子的銷量成為全國第一。
緣何走向國際化
市場的追隨沒有擊垮好孩子,但是1993年一位德國商人的話卻讓宋鄭懷受到很大的打擊。
為了走向國際市場,宋鄭還邀請當時德國的一家龍頭企業來參觀工廠,“當是我自認為我們的管理很規范,甚至已經做到穿鞋套進車間了。”但令宋鄭還吃驚的是,該廠商參觀完后告訴他:童車不是這樣制作的。“當時我就懵了。我最驕傲的東西,在他們眼里一文不值。”
于是宋鄭還去日本、美國考察,發現人家市場上,產品應有盡有,品質非常高,做工非常細致。回國后的宋鄭還重新調整發展戰略。“可以說,真正開始讓好孩子走向國際市場是在1993年。”
國際化的兩個步驟
好孩子國際化的第一步就是去香港找國際投資者。“當時的中國置業對好孩子很感興趣,在1994年第四季度給我們投了450萬美元,這筆資金是及時雨,如果不來,好孩子的資金鏈就要斷了。”宋鄭還透露,中國置業在第二年就將股份賣給了上海一家投行,價值翻了一番。“我覺得無可厚非,企業就要為股東創造利益。”
第二步就是讓好孩子的市場國際化。公司當時還沒力量招聘香港優秀人才但利用了香港在貿易和市場上的資源,在美國紐約開出跨國公司。“如何成為美國第一呢?終端銷售渠道親睞既有毛利,又能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產品,我們靠的還是研發創新,做世界上沒有的東西。”
兩年后,好孩子研發出適合美國市場的新產品。“當時的推車有兩種搖籃效果,我們將搖晃地強烈一些的叫‘爸爸搖’,平穩一些的叫‘媽媽搖’。產品設計邀請了香港的設計師,因為設計好、功能奇特,一推出馬上進入美國11個連鎖系統。”宋鄭還說自己最高興的是經常看到銷售臺上“貨已售罄,但可訂購”的標示。
通過不斷研發新產品,1999年,孩子王成為美國銷售第一。“2010年海外部分上市時,我們自己做了個市場調查,當時的數據讓我們也很驚喜,好孩子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為55%。”
目前,好孩子已經在美國、歐洲、日本、香港建立了4個海外研發中心。“有關要不要建海外的研發中心,當時內部有過很多的爭論。那時一個海外研發中心是我們在昆山運作成本的10倍,的確需要有點勇氣的。不過,這確實是值得的,現在海外研發中心效率越來越高,與內地的互動也越來越好。目前我們在研發投入上保持著占總投入的2.5%-3%。”
用世界的資源做中國市場
“如果說之前我們是用中國的資源做世界市場,那么,現在我們是要用世界的資源做中國市場。”繼成功進軍美國、歐洲、日本市場并將國際部分H股上市后,好孩子將發展重點挪回大陸市場。
“好孩子當前在中國市場的零售、分銷方面,發展得不錯,肯定也要上市。”在問到具體上市時間時,宋鄭還笑而不語,“我們接下來的目標是做全球化、世界級、整合型的千億級企業,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市場與任何市場競爭,整合國際品牌資源。”
對于浙商在嬰童用品市場機會,宋鄭還表示 “浙商的能量特別大”,他還認為浙江嬰幼兒市場非常活躍,有專業并形成規模的童車、童裝、護理用品產業區,在制造、供應鏈管理方面值得學習。“如果浙商在研發上加大力度,完全有力量走向世界,成為一個領域的引導者。”他最后表示:浙江是個很開放的市場,企業的發展非常活躍和靈活,值得蘇商學習,并希望有機會能與浙商合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