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內衣業要有品位有耐心
佛山內衣業近年來聞名遐邇,企業和老板主要集中在鹽步。鹽步內衣產量在全國不算最大,但鹽步算得上是中國現代內衣業的發源地——國內第一家出口內衣的企業出自鹽步,國內第一屆內衣模特大賽、第一屆內衣博覽會都在鹽步舉辦,中國服裝協會也將內衣專業委員會設在鹽步。
鹽步為何會冒出這么多內衣企業老板?今天內衣行業賺錢的機會還有多大?近日,記者邀請中國15大內衣知名品牌中的三家——奧麗儂老板何炳祥、美思老板吳艷芬、嘉莉詩老板何柏強進行了對話。吳艷芬用一句經典的話概括了在內衣行業“揾到錢”的人:做內衣不但要有資金投入,還要有品位、夠細心夠耐心。
港資內衣廠成“黃埔軍校”
記者:鹽步為何會冒出這么多內衣企業老板?
吳艷芬:香港企業上世紀80年代在鹽步建的廠實際上是鹽步內衣的“黃埔軍校”。當時他們在鹽步招了一批當地姑娘做女工,這批女工學到了內衣制作技術,后來不少人出來自主創業。我自己就是在1988年投資5000元,買了三臺縫紉機,開個夫妻作坊就開始做內衣的。
何炳祥:我們的老板娘蘭姐也是以前黛麗絲內衣廠的首批女工之一,1989年與我一起自己開廠做內衣。與美思不一樣的是,我們一開始就開廠,主要股東就是黛麗絲的老板羅杰倫,首期投資30萬元,專門負責生產加工黛麗絲的日本單。1996年,我們決心做品牌,主攻國內市場,創建了自有品牌。
何柏強:我們是個例外,不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1995年我從其他行業轉來做內衣,而且我也沒有經過批發和地攤的過程,一辦廠就注冊自己的品牌,當時做民族品牌不容易,所以我到第三年才開始賺錢。
記者:鹽步內衣行業制造了多少富翁?
吳艷芬:和我們同時創業的也有不少黛麗絲出來的女工,雖然不少小廠后來倒閉了,但到現在還有100多家企業也就是100多個老板,不過上規模的也就10多家。
何柏強:目前鹽步真正成氣候的內衣大廠屈指可數,但依靠內衣代理經銷發財的不少,與我們做生意的經銷商,目前資產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有20多個,占了我們經銷商比例的50%左右。
記者:剛開始生產內衣時,主要通過什么渠道來銷售呢?
吳艷芬:剛開始的時候我們自己挑著內衣到廣州的高第街、仁濟路等批發市場去擺地攤,可擺了幾天都沒人買,后來我跟一個攤主商量,先在她那里寄賣,等有人看中再通知我,沒想到才放了1天,就有人打電話訂貨。后來要貨的不斷,我們加班加點地趕工。1998年開始規范市場,建立經銷商網絡和特許加盟店。
何炳祥:我們最開始做國內市場也是做批發,后來以特許加盟店為主。當時為了打開國內市場,有些經銷商甚至面都沒有見過,只是打一個電話,就把產品給對方郵寄過去,后來也曾嘗試在商場開專柜,但由于開專柜成本高且服務很難到位,因此一直不太理想。
價格貴了利潤薄了
記者:早期的利潤大還是現在的利潤大?
吳艷芬:最開始我們生產內衣主要是模仿香港款式,只是沒有品牌,因此價格便宜。一般批發價在7~13.5元/個,而當時的零售價可以到68~138元/個。但做品牌以后,企業費用大大上升,除了產品要進一步上檔次,宣傳和管理費用也相應上升,所以產品的價格雖然比過去貴多了,但利潤率卻低多了。以前賺1元就是真的賺到手了,現在賺1元,說不定要貼出去0.95元。
何炳祥:1996年的時候,我們內衣產品的出廠價每件約10多元,利潤也就在10%多一些。為了保證經銷商的利潤,所以企業的利潤不會太高。
何柏強:我們早期一件內衣成品的出廠價大約是20元,經銷商再在上面加價,一般經銷商的利潤應該在2倍以上。有的品牌達到五六倍也不奇怪。
記者:早期一款產品能給你賺幾年的錢?現在呢?
吳艷芬:1988年,做一款產品能賣個七八年,當時幾個產品很好賣的。現在人們面對100多款產品反而挑花眼,需要很新潮很時尚的東西才能吸引他們,一個產品也就一個賣季就要推出新款來了。我們每年春夏、秋冬兩季都不斷推出新產品,整個系列下來有40~50款。目前美思一直熱銷的有100多個品種,每個品種還分好幾種顏色,幾個碼數,比以前做內衣復雜多了,也麻煩多了。一句話概括現在在內衣行業“揾到錢”的人:做內衣不但要有資金投入,還要有品位、夠細心夠耐心。
記者:內銷出口哪樣更賺錢?
吳艷芬:內銷產品由于品牌附加值高,因此利潤相對大一些。不過加上出口退稅這一塊,利潤其實差不多。
何炳祥:我們的內銷與出口利潤差不多,奧麗儂主要是接世界知名大品牌,價格比較高。
何柏強:我們出口占20%,大部分是以自主品牌出口的,這部分利潤比較高,價格3~5美元。但幫人家加工的僅有1美元利潤。
沒有1億元做不出知名品牌
記者:為何近年很少出現知名新品牌?
吳艷芬:目前內衣生產已進入一個逐漸成熟的發展階段,品牌格局已基本成型,近幾年雖然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內衣生產廠家冒出,但都是小打小鬧,真正成氣候的還是以前延續下來的幾家。
何柏強:現在想在內衣行業做出知名品牌,沒有1億元別進來。因為目前已到了產品細分與市場細分年代,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需要對產品有一個更加明確清晰的定位,因此,這對內衣制作與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每個廠基本都有幾十上百個款式,且不同款式更換頻率非常快,研發費用和市場推廣費用、銷售渠道建立的費用等都大大上升,現在進大型商場還有幾千元銷售額度的限制,不然就進不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