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七女褲的發展歷程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集群產業頒獎儀式上,鄭州市二七區政府區長王鵬從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手中,接過了一面向往已久的金字招牌——“中國女褲名城”。
河南省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剛說:“就服裝業而言,這是河南省的第一塊國字號金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鄭州火車站周邊,逐步形成和匯集了金旺角廣場、恒泰服飾廣場、金城服飾廣場、世貿商城、錦榮服裝城、天榮服裝城、錢塘衣城、敦睦路服裝批發中心、銀基商貿城等23個大型服裝批發市場。坐擁百萬穿梭人潮,“大市場、大批發、大流通”的市場格局,使本來孱弱的服裝業產生了井噴式的發展。就商貿而言,鄭州火車站商圈年服裝交易額達500億元。以二七區為中心,鄭州市現有服裝流通企業1.5萬個,其中包括 12個大型百貨商場、530多個專營門店,服裝年銷售量5億套(件)。
密集型服裝交易圈的繁榮,帶動了周邊地區服裝加工業的發展,推動了上游服裝加工企業和原料供應商業的跨越式發展,拉長了服裝產業鏈條。目前,二七區已經形成了集原料生產、服裝設計加工、流通銷售運輸為一體的服裝產業集群。據統計,二七區服裝企業已發展到700余家,其中女褲企業占80%以上。服裝年產量已超過8000萬套(件),年產值達30億元,直接從事服裝業的產業工人近10萬人,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500余家。
2008年,二七區服裝企業實現產值30億元,銷售收入29.8億元,分別占全區工業的30%、26%。據悉,鄭州市女褲尤其是化纖女褲的銷量已占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以至于業內有“中國女褲看鄭州,鄭州女褲看二七”的傳名。
女褲產業實現“四化”
二七區女褲以牛仔女褲和化纖女褲為主,輔以少量的刺繡和針織女裝。談到女褲企業的“發家史”,二七區委書記朱是西這樣概括其發展軌跡: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該區服裝業先后走過了“先銷后產”、“前店后廠”、“產銷一體” 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像“夢舒雅”、“婭麗達”、 “逸陽”等如今的國內女褲一線品牌的締造者,大都從草根創業起家,破繭化蝶,質變到今天的靠品牌壯大。
在獲得“中國女褲名城”稱號后,如何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朱是西介紹說,未來二七區女褲產業的定位和發展方向,不是某個人制定的,而是要靠業界的共同探索。經過多次調研,通過對外地成功模式和經驗的考察和學習,我們認為,應逐步實現女褲產業的“四化”,即“品牌化、系列化、專業化、國際化”。其中,品牌化就是通過創知名品牌,提升鄭州女褲的附加值和知名度;系列化就是要通過拉長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產業和產品結構;專業化是指促進企業之間的深度分工,走專、精、細的道路;國際化,就是要以國際化的眼光發展產業,以國際化的胸懷參與世界競爭,逐步把鄭州女褲從叫響中國提升到推向世界。
二七區以獲得“中國女褲名城”稱號為契機, 目前正在開展“一廈一園一基地”建設,即在二七商圈核心地段建設中國褲業大廈,引進國內外知名服裝企業總部入駐,推行電子商務和網上購物,形成展示、交易、配送的“一體三分”模式,為新品發布、產品展銷等高端行業活動搭建平臺;建好南三環二七服裝工業園,吸引高端服裝設計公司和人才入駐,為女褲研發設計提供智力支持,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在南四環附近謀劃建設近千畝的服裝生產基地,擴大生產市場,培育、引進上下游配套產業鏈。
如何突破產業瓶頸
在中國紡織服裝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形成了眾多的產業集群地區,這些地區在適合資源配置的條件下,體現出產業集中度高、產品特色突出、企業數量眾多、規模效益明顯、產業與市場互動的特點,目前,其經濟總量已占到全國紡織服裝經濟總量的70%以上。
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介紹,從2002年開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開始以縣鎮區域經濟為主、以促進產業升級為核心內容的產業集群試點工作。目前,包括二七區的“中國女褲名城”在內,已有164個縣鎮加入試點行列。產業集群在發揮行業主力軍作用的同時,在去年以來的抵御世界金融危機中也顯示了頑強的生命力。但客觀地看,其發展瓶頸仍有待突破。例如,其發展層次依然偏低,總體仍處于價值鏈的低端;在集群內部,產業鏈上下游分工水平有待提高;企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散、亂、小”情況普遍,企業間無序競爭情況普遍;專業服務機構水平較低,配套服務網絡仍需大力培育;產業集群與所在區域及全球產業鏈的關聯性、互補性不強。
去年以來,紡織產業加快了向中部地區轉移的步伐。今年1至7月,中部地區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占全國的30.64%,同比增長幅度高于全國14.78個百分點。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在產業集群發展進程中,地方政府大有可為,具體地說,是要打造好5個公共服務的平臺:一是產品研發,二是質量監測,三是信息化建設,四是技術培訓,五是物流配送及電子商務,在新的形勢下,還應該加上融資擔保。只有在新起點上追求高度,才能避免產業集聚和產業轉移中的低層次重復建設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