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時裝設計才子張肇達
如果用“華美”、“絢麗”、“富貴”、“雍容”這些詞匯來形容張肇達的作品,顯得有種為賦新詞而強作。沒有哪個設計師的作品是需要用這些概念性的詞匯籠統地描述。國際上的時尚寫作者,通常用新聞的語言生動地描述設計師所用的一切設計手法以及這些手法表現出的設計風格與思想。張肇達本人對一些夸張的媒體論調始終面無表情。
如果用國際化的專業評述方式來描述他一貫的設計風格,大致應該是這樣的:
在造型上,張肇達最擅長的就是以線條來作為自己設計作品里最強有力的表現手法:最常見的是黑白線與色彩的線,這些線條的形式在他2000年以來的作品中大多以裝飾的手法出現在褲子上,多是豎的,少量作品中也有橫的;出現在上衣的時候則以線來做款式的切割設計,大多是打破水平與垂直節奏的斜線。這些線使用各種不同的技術來組成的,比如有珠片繡、有行縫、有抽絲后的面料再造、有面料本身的色彩間隔線型圖案、有裝飾縫……這樣豐富的手法,僅僅是為了在作品中將線的語言強化出來。
然而到了2002年,張肇達的作品明顯在結構方面相對復雜了很多,所用的面料種類更豐富了,他在比較多的地方應用了皮草,設計作品也相對沉著了很多。用顏色方面比較2000年的作品更加純粹壯觀。在線的應用上,他更多應用了曲線。比如說荷葉邊,重重疊疊的燈籠袖與層巒疊嶂的燈籠裙是他在2003年“大漠秀”里面的重要形式。
2004年紫禁城主題的系列作品中,他開始用直線與曲線構成一種輕快的組合,雖然靈感來源是宮廷建筑比較宏偉沉重的造型,但是,他將之表達得相對時尚輕盈。在工藝上表現了比較多樣化的一面。比如將青花瓷的圖案用絲綢印染來表達,雕廊畫柱的內容則體現為行縫工藝與面料再造工藝。并且在款式上多用了很多現代氣息很重的七分褲。這和他在2000年那場秀上常用的直筒長褲的款式有了明顯的反差。
并且他表達一種設計主題是非常發散式的思維,比如說在2004年紫禁城主題的系列作品中,他不僅在皇城深宮的建筑內外搜尋一些重要的靈感,還發揮一定的想象力,用布料做成了膠片的樣貌,大量纏繞在衣服上面,表現出一種歷史的記錄性。
總的來說,從2000年以來張肇達的發布系列作品主題突出,顏色應用很有時尚感,并且他在線條應用方面非常奔放有力,剛柔相濟。
張肇達非常善用的色調是藍色系和紅色系,這兩個色調之外他非常善用黑白色調和黃褐色調。這些色調和他中國畫作品中所用的色調有所照應。
如果拿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來評價他的用色習慣,那是吸納了陰陽法則,五行法則的。張肇達自己評價2005年的時裝周設計作品時說:“‘西雙版納’少了從前的很多油煙氣。”
的確,與往年來張肇達的作品一樣,今天的西雙版納系列表達著一種風光,一種特定時空里的風土人情,只是靈感之源被相對縮小了,所以作品更加賦予張力與收放自如,并且更加接近一種童真的狀態。
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見奢美與華麗中沉淀出的樸素,也可以看見風景:層巒疊嶂的山脈與斗折蛇行的溪水,還有特色的建筑,樸實的民風;還看見曾經發生過的歷史,轟轟烈烈的戰爭,抑或一代明君的政績,還有平凡人過的激情歲月與悄然滑過的青春歲月;也許更能夠看見壯闊的宇宙,迷人的星斗……
如果說,設計師是一粒鉆石,將他的每一個面精致地打磨組合才可以放射出一種耀眼的光芒。但是,這一切都只是設計師最理想化、最本色、最出效果的一面。
許多閃光的棱面,是要設計師花一輩子的時間去修行,但是,這是一種規則。只有知道這種規則,了解這種規測,按照這種規則去探究,才不至于走錯了路。
所以,來到張肇達的工作室,所提的第一個問題是圍繞他的履歷展開的,一個人的軌跡,承載的是一個時代,我們要了解的是一段時空里可能發生的事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