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中針會成為針紡行業內銷重要窗口
2014年4月8日-10日第96屆中國針棉織品交易會暨中國內衣服飾展覽會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這是馬年新年的一次重要行業展會,也是觀察針紡行業發展的“晴雨表”,究竟2014年中國經濟向何方走向,針紡行業的市場趨勢怎樣發展,為此,記者于近期采訪了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會長李建華先生。
內銷市場重在拓展
內銷市場將成為內衣行業的主戰場,這是業內的共識。這幾年,外銷市場業務量的萎縮,使一部分企業把重心轉為國內市場。但從市場環境來看,今天的市場已不同于往昔,在競爭態勢加劇的情況下,企業的銷售很難有提升。對此,李建華會長認為,從經濟總量來看,中國發展趨勢還是呈上揚之勢,只是市場處于調整期,大宗商品需求下降、國外需求的緊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這從2013年的市場中可以反映出來,銷售乏力特別是實體店受到沖擊最大,一些傳統的商場都在面臨著轉型。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首先是銷售需求多元化,其次是銷售渠道出現多元化,新興銷售渠道興起,分化了總銷售額。從銷售總量來說,是在提高,而從細分市場來說,因為單體企業競爭多,渠道銷售多,導致了單個經營體業績下滑。
李建華會長表示,從商業業態來說,中國的市場經營氛圍還是好過國外。中國在人口眾多、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收入提高等諸多因素影響下,內銷市場是一個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從銷售的利潤空間來看,中國市場的平均銷售毛利潤高過發達國家。但這幾年由于無序競爭的加劇,導致企業的銷售下降,這也要引起重視。國內市場重在開拓,企業要想搶攻這個市場,也要準備好利器,如產品、渠道、服務等,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站隱腳跟。
平臺升級,強調服務功能
第96屆中國針棉織品交易會暨中國內衣服飾展覽會將于2014年4月在上海舉辦,對于會議的主辦方領導機構――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一直以高屋建瓴的思路來指導辦展覽會工作。作為長期關注紡織產業的機構領導人――李建華會長,為推動產業升級,改革機構,轉職能變為服務等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對于“中針會”平臺的建設,李建華是飽含熱情,他認為“中針會”從經濟計劃起步,到市場經濟中騰飛,這個平臺見證著中國紡織產業的發展,也推動著民族品牌的崛起。歷久彌新,它是預測經濟走向與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也是品牌招商與推廣的窗口,業內精英同行交流的平臺,國外廠商與國內企業對接的橋梁,更是一年一度行業中的盛會。
第96屆“中針會”更是精品紛呈——三大活動激發行業的力量,電商與傳統企業相結合,將是一次契機,更是一種商道聯合,在傳統市場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企業“觸網”是必然的趨勢,如何少走彎路,以最好的平臺,來擴充企業的銷售渠道,這是企業面臨的新課題。對此,李建華會長認為,“中針會”聯手成熟的電商平臺,將會是一種強強聯合,這對于企業無論是拓展海外市場還是內銷市場,都將會是一種助推器,企業“觸網”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關鍵是看誰能運作好平臺,誰就能走在市場的前列。
而把展會從過去的3月份改變為4月份,李建華會長說這是經過市場的調研而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這能集中資源,進行資源的優質組合,更為企業著想,為企業的招商與市場運作節約了時間與成本,這也是“中針會”服務功能升級、更好地服務于市場的思想的一種體現。
協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市場在求變,“中針會”的交易平臺在求變,而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的機構組織也在求變。強化服務功能,是協會的宗旨。作為針紡行業的行業組織,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是為行業進行政策法規的咨詢與引導。深入產業集群板塊進行調研,為產業板塊升級提供意見與參考,以推動行業發展。搭建交易平臺,為企業商品走向市場,國外貿易加工提供交流的窗口,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引導行業發展,如何推動企業品牌的升級,都需要協會進行幫助與扶持。因此,協會也在謀求變革,以細節化的服務來更好地服務于市場。
李建華會長表示,行業分支的縱深發展,需要協會機構深化改革,以專職部門服務于針紡行業的分支。如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先后成立了家居服專業委員會、內衣委員會、婚紗禮服委員會等分支機構。專職機構的設立,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市場與企業。李建華會長說,在當今的競爭環境中,企業要抱團發展,而一個區域需要以產業鏈的完善,來形成產業集群的優勢,以增強市場的話語權。企業、市場、協會的強力組合,有效溝通,才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結局。當今市場,不容得單打獨斗,無論是協會還是企業,都需要進行有效交流互動,才能讓協會發揮更大的指導功能,才能讓企業在組織框架內得到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對此,李建華會長認為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方式,協會有協會的優勢,如政策法規,服務平臺的構造等,企業有企業的優勢,如品牌、產品、渠道。只有雙方進行有效的融合促進,才能讓企業更好的發展,讓產業步入健康良性的發展之路。
創新,是市場競爭永恒的主題
談及內衣行業將來的發展之勢,李建華會長表示無論是協會、市場、企業,創新都是永恒的主題,都是競爭的有力武器。協會創新,是服務職業化,搭建平臺,促進交流,從思想與戰略上去引導市場與企業的發展。而市場從競爭層面來看,未來的競爭加劇是不爭的事實,并且這種競爭發生著變化,企業的競爭不單是面對本土企業,而要面對操作手法更成熟更穩健的外資企業,所以,與狼共舞,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對于行業發展是一種促進,通過全球性的競爭,讓中國企業成熟起來,培養出更多知名的品牌,也會使中國企業有機會走出,只有這樣,針紡行業這個產業板塊的優勢才能更好地顯現出來。而企業要創新,是關乎企業發展的生死之考。在過去的幾年,我們看到一些傳統企業市場銷售量在慢慢萎縮,而一些新興企業,則通過創新,得到更好的發展。這些方面可以看出,這個市場容量是在擴大,關鍵是能否適應市場之需,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如果還是抱著過去的老套作法來面對市場的變化,那么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這是發展的規律,也是亙古不變的競爭定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