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創始人赫暢:創造下一個互聯網奇跡
赫暢:感謝大家!艾瑞總是把我安排到午飯之前最后一個演講。今天很抱歉,一邊講吃的,一邊講黃太吉的故事。餓的話,舉一個手,我就快點結束。
今天很多人都在講營銷的事情,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講營銷的人。黃太吉的營銷,就我一個人,超過30%的時間在公司里面跟我們小團隊想一些點子,每天自己親自打理黃太吉的官方微博。大家在網絡上面經常看見有人評論黃太吉,黑黃太吉的。從今年五月份開始,網上出現另外的風潮,開始捧我們的越來越多。大家說好、說壞,我們不在意。我們這個團隊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在前進。所以為什么今天播出這個片子?黃太吉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進入高速擴張的時代,希望借助艾瑞這個平臺向更多人才、伙伴發出邀請。大家對黃太吉感興趣,愿意加入我們的,非常歡迎。
各位關注黃太吉生存得怎么樣?我們生活得非常好。這個數字可以看出來,2013年年底只有四家門店,現在這個月,今天為止開業了16家門店,包括在上海開業了一家,今年年底我們會開到總數在40家門店,上海大概十家,北京三十家左右。明年,我們會陸續擴張到成都、重慶、武漢、杭州、深圳這幾個城市。明年年底,黃太吉門店總數上升到超過一百家。我們可能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走完了很多其他快餐品牌需要走十年才能走過的歷程。所以我們也相信互聯網這個時代給我們的力量。
去年年底,我們的員工有80個人,后來開始膨脹,到這個月大概350個人。隨著我們整個門店的擴張,今年年底會有一千人。明年年底會有三千人。很多人對90后很感興趣。我是81年生的,我是整個公司350個人里面年齡最大的。我每天跟300多個90后生活在一起,我們公司也沒有很明顯的所謂層級制度或者金字塔的管理,包括我自己在公司辦公桌都沒有,每天跟員工泡在一起,管理非常的扁平化。好比小米講的一樣,我們非常認可小米在某些企業管理方面的運營方式,我們也學習了很多。黎萬強也是黃太吉的投資人之一,從小米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未來繼續發展的方向。
收入上面,大家說你賺錢嗎?去年年底的時候黃太吉只有四家門店,一個月,單月流水大概是一百萬左右。這個月差不多是四百萬左右。到今年年底,我們可能每個月的月收入至少超過1200萬。所以今年年初三月份的時候,我在一次演講時說黃太吉很快變成年收入一個億的企業,很多人說你吹牛,不可能。當時我的說法是說,當我們月銷售額達到一千萬的時候,我預計我一年至少一個億的銷售額,所以很多人有一個誤解,今天也澄清一下。如果我們今年年底達到1200萬的月銷售額,即使明年一家新店不開,我也至少可以賣出1.5億的銷售額。所以按照我們明年擴張速度,黃太吉2015年底的時候全年的銷售額達到三個億,可能我們是這個世界上面賣煎餅果子賺錢賣的最多的。有史以來煎餅果子,中國歷史上面出現了170年。我們是第一個靠煎餅果子賣出上億或者幾億的這么一個品牌。
我去年在北京做過一場演講,大概是五月份的時候,那時候講黃太吉發展的雄心壯志。那天我PPT上面說,到2013年6月份黃太吉的估值大概是四千萬人民幣。6月份的時候剛剛完成一輪融資。最近,黃太吉剛剛接受了來自由徐小平、黎萬強等人作價12億估值的一筆大概六千萬人民幣的投資。那時候,我們覺得我們到2015年12月,就是明年年底的時候,黃太吉可以上升到十億人民幣,我們能在全國開20家門店。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年多一點以前,我自己都認為那是一個多么宏大、不可想象的目標,但是這個目標跟我們剛才黃太吉告訴你們的實際運營數字,我們超越了非常多。
今天想分享的是,我們兩年零兩個月在做什么?整個發展過程里面整個團隊對于未來的方向、戰略,一些對于當下這個時代的理解,有過哪些演化?兩年多以前做黃太吉的時候沒有想過黃太吉可以做到今天。或者說我不在乎黃太吉能做到什么樣。我們只想說每天盡最大的努力,把今天用的勁都用出來,今天做到極致才有明天。講一個黃太吉的故事,創業和產品都不是規劃出來的,是演化出來的。剛才阿黎說,張小龍說微信是半成品的時候,我心里面很有感觸。企業成長過程當中要調整自己的中心和方向。今天分享的是黃太吉如何演化的。
第一步,從做黃太吉頭18個月,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只有一家門店,20平米,13個座位,這一年半我們做什么?很多人說黃太吉靠營銷取勝。這一年半我當然要做營銷,因為我們要改變大家傳統上面對于煎餅果子的認知。什么叫做產品?我們現在可以叫做制造加上認知,才等于產品。
比如說我們去星巴克喝咖啡,消耗的、消費的當然是一杯咖啡,但星巴克給你的絕對不僅僅是一杯咖啡,而是星巴克自身,是它的整體。買蘋果手機的時候,iphone6很熱,但每一個零件不是自己生產的,制造部分蘋果跟它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但為什么不買一部制造一模一樣的富士康手機呢?因為富士康是制造,蘋果才是認知。富士康的制造加上蘋果的認知就等于Iphone6這個產品。這個我們思考了蠻久才想清楚。
那時候人家評價黃太吉的時候,我們跟人家爭。后來我們想,煎餅果子是我們制造品,不能代表我們全部產品。我們在認知上面還有很多東西要做,加在一起才是產品。我們說首先得改變煎餅果子這種地攤上面,遍布全國大街小巷,老百姓喜聞樂見,但從來沒有什么標準認知的這樣一種印象。建立認知,是我們第一步或者公司創業第一步要必須解決的問題。
我們首先做出了可以說世界上最好的煎餅果子。食材上面的選擇幾乎是不計成本的。比如說很多人會采購磨好的綠豆面、玉米面,我們是自己磨,這個當中增加大量的成本以及流通管理的壓力,我們堅持用這個方法來做。我們產品從油條到薄脆的煎餅,我們說炸的東西里面不能有明礬,我們堅持了一年多的時間。今年7月1日說全面禁止明礬的使用。我們創業之前一年多就已經在做這樣的,我們在品質上面,食材選擇上面,把控上面,費了非常多的心思做這個事情。
然后我們根據煎餅的消費形式,慢慢發展、擴展自己的產品線,包括卷餅等。我們產品不多,到今天有超過12款,有一些季節性的調整,在非常常見的小吃或者老百姓接受度很高的產品里面,我們創造新的認知。
所以,如果說我們僅僅是選材很好,味道不錯,工藝嚴謹,其實這僅僅完成了制造的那個部分,還不能叫做認知。因為要看這個煎餅在什么環境里面吃。我們決定開一家店,第一家店開在北京國貿CBD的建外SOHO西區,當時這個地方沒有什么人。后來我們希望在服務和體驗上面給大家帶來更好的感覺,比如說裝修、空間設計上面,大家會恍惚間感覺這不是賣煎餅果子的地方,如果是時尚的咖啡廳,大家覺得也可以。我們把煎餅放在時尚的環境里面售賣,為了改變大家的認知,希望大家尊重煎餅果子的產品。后來我們發展到整個門店里面有免費的普洱茶、水,可以隨便取用。我們有免費的薄荷糖、大白兔奶糖。
這個過程當中,我自己認為,我作為黃太吉的創始人,作為這個公司的領導者,我只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叫做為什么他們會來黃太吉工作。因為只有當我的員工在這里的時候,他們才能生產產品,才能輸出黃太吉的體驗,我們顧客才能到黃太吉,我們才能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這些顧客來黃太吉吃我們的東西。我們對于這些90后員工整個如何管理、如何進展,其實下了非常大的力氣。我個人在公司里面唯一最重要的職位就是管理我們企業文化,如何去引導這樣的年輕人跟黃太吉一起成長。
到后面,我們今年6月份開始開設下一批門店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整個裝修風格跟剛才這個圖片有很大的進展。我們用了一年的時間進化出了三代、三個層次的裝修變化,為了每個地區人群的不同,每家門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是標準化里面的非標準化,去做我們整個的體驗空間。包括我們引進了很多跟中國傳統文化,跟年輕人的涂鴉文化非常接近的方法去裝飾我們的門店。
昨天,我在360辦的會上,聽到有人說很多人去黃太吉是舉著相機進去,吃煎餅之外,還要拍照。剛才我也說了,星巴克賣的是什么?星巴克說賣的是第三空間。我們也一樣。我們賣的不僅僅是煎餅果子,你如何吃煎餅果子,一整套的體驗給我們消費者。
后面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希望能夠改變大家對傳統的中國美食的認知。比如說做了一組圖片,這個圖片是一個油條面,放在案板上面,這邊放到油鍋里面。這些美學,審美的傳達讓大家很驚喜,原來煎餅果子也可以做成這個樣子。我們做了類似很多的工作,網絡上面的傳播改變大家對中國傳統美食的印象。
黃太吉社區營銷,大家感覺做得不錯,因為我們跟粉絲之間、支持者之間有非常大量的親近的互動,包括我個人本人每天在上面回復幾百條關于黃太吉的討論。包括我們做的活動,這是我們一個合作伙伴,剛剛從巴厘島空運一條金槍魚,我們請微博粉絲免費來品嘗我們做的這個煎餅。剛剛小米說通過大量的粉絲互動解決他們軟件升級開發的問題,跟我們做法其實很相似。
今年開始延展在電商品類的品牌。這是我們自己的月餅,自己生產和自己包裝的。今年中秋,在朋友圈里面推廣了一下,產生了將近50萬左右人民幣的銷量。接下來看到一個窗口,電商平臺里面,可以有更多的類似單品推出。
我們還有自己興趣的分享,包括開業的時候邀請粉絲到場。在北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