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井忠三談無印良品的新產品
在成都方所的一個角落里,一大波MUJI粉絲安靜有序的簇在一起,而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先生也一直在喃喃低語。然后主持人宣布《無印良品的改革》講座與簽售活動開始,這位先生起身、走上講臺,迎接掌聲。這是一次小規模的活動,而出席的卻是良品計畫會長、那個真正把MUJI從泥潭里撈出來、打造成世界級生活方式品牌的松井忠三先生。
這一次,松井先生和粉絲們分享了他在接手MUJI以來所完成的一系列工作,讓大家得以親耳聽到自己喜歡的品牌是如何一步步走來,而在現場提問及此后的媒體采訪當中,他也透露了不少有意思的故事與細節,我們就在這里將它們一一挑揀,和大家一起分享。
從創立到第一個發展高峰期,松井先生認為“有理由的便宜”是MUJI得以成功的原因,這也是整個品牌保持至今的核心理念。
一些珍貴的數據分享,松井也在現場來教大家看財報和股票動向,比方說2000年雖然看起來有銷售上漲,但投資利益和經常利益都在下滑,這其實已經是衰落的苗頭,于是在2001年MUJI真的遭到了重創。
在一系列變革措施當中,松井先生特別提到了World MUJI和Found MUJI兩大企劃,他認為這是幫助品牌保持活力的好方法。
現場粉絲們對于能見到松井先生也是高興又緊張,當然也是提問多多。
簽售環節。雖然這本《無印良品的改革》的作者并非松井先生,但其中內容卻是根據與他的采訪對話完成,可以說是一個關于“松井忠三如何拯救MUJI”的故事。
1996年,美國馬里蘭州的橄欖球運動員Kevin Plank發明了一種非棉制的緊身衣,速干透氣,解決專業男性運動員大量出汗的問題。目前,Under Armour年銷售超過30億美元,產品線包括:男裝、女裝、童裝和運動鞋,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售。近期還收購MyFitnessPal和MapMyRun兩個健身類App,搭建移動互聯健身網絡。
Under Armour負責男裝、童裝和配飾的高級副總裁Glenn Silbert近期在出席男裝高峰論壇時,分享了Under Armour的創新精神和未來計劃,并坦言:“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我們還有無限機遇。”
Silbert:Under Armour將繼續專注于運動體驗,這也是帶領公司更進一步、應對瞬息萬變的需求的動力所在。生存在競爭之中能讓我們變的更強。張揚,勇敢,無所畏懼是我們的文化,也是我們的屬性。
Silbert :這件白T恤開拓了新天地,讓人們意識到,衣服真的能夠提升運動表現。其它產品也跟風而來,而如今,這類產品已自成一個類別。
Silbert:現在的運動員對自己所穿的衣服很有想法,這是運動服飾的新常態趨勢。
Silbert:團隊從來沒忘記初衷,但離目標還很遠。創始人Kevin Plank強調Under Armour每六個月就是一個新品牌。雖然本質不變,但我們時刻都在變化。
Silbert:潮流和趨勢變換無常,但因為品牌強勁表現和創新內涵,我們將會繼續引領風尚。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員以及運動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解決他們的問題,而且需求不斷變化更新。而且,我們還想說:提防騙子。設計炫酷的裝備并不難,但設計讓你真真正正穿著舒服的產品并不容易。”
Silbert 透露,Under Armour 最新推出的SpeedForm 跑步鞋(下圖)擁有更好的舒適感,減震效果,而這款鞋竟然誕生于文胸工廠!知道你要問為什么,因為做文胸的人才最懂得如何創造舒適感。
Silbert表示,最有前景的類別可能是互聯健身。五年前,如果我告訴你,我們要做一件可以量體溫,測心率還能追蹤健身的T恤,你一定會說我瘋了,現在卻觸手可得。
Silbert拿身體和車作比:當打開引擎之時,司機就知道要不要加油,要不要檢修,輪胎氣壓是多少等等。但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一無所知。這簡直不可理喻。但可穿戴設備和互聯網健身應用可以改變這一切。從透氣排汗的運動服到最新的手機App,Under Armour依靠這些改變健身格局的節點產品,不斷向前發展。
Silbert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公司致力于“信息化裝備”(informational armour)。公司已聘請超過400位員工專攻此領域,還建立了超1.37億活躍用戶的社區。市面上只有5個App敢說自己有5億用戶,但它們都屬于社交軟件,沒人在健身領域做這個。如果將內容,產品和信息組合打包提供給用戶,將在健身領域將開辟一番新天地。
最后,Silbert 總結道:“現在的運動服和運動鞋業務仍是日后重心,但驅使且允許我們定義未來的,正是不懈地追求創新和無限的可能。”
Under Armour,從誕生到打敗Adidas,成為北美第二大運動品牌,只用了18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