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
1月1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
會議指出,質量不僅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體現;質量問題不僅是技術和管理問題,更是法治和誠信道德問題。做好質量工作,必須從強化法治、落實責任、加強教育、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入手,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面提高各行各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一要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對質量安全負首要責任。企業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做到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經營,嚴格質量控制、質量檢驗和計量檢測。要嚴格執行重大質量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制度,切實履行質量擔保責任及缺陷產品召回等法定義務,依法承擔質量損害賠償責任。
二要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制定實施國家重點監管產品目錄,完善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監管制度。加強對重點產品、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分析評估。切實抓好生產源頭治理,強化市場監督管理。
三要加快質量法治建設。健全質量法律法規,堅持運用法律手段解決質量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依法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等質量違法行為,加大對質量違法行為的刑事司法打擊力度。堅決破除地方保護,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四要加強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工作。加快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技術保障體系建設,提升標準的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提高檢驗檢測能力。
五要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搭建質量信用信息平臺,實現銀行、商務、海關、稅務、工商、質檢、工業、保險、統計等多部門質量信用信息互通與共享。完善企業質量檔案和產品質量信用信息記錄,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
六要大力實施名牌發展戰略。保護知識產權,建設有利于品牌發展的長效機制和良好環境。發揮優勢企業引領作用,推動行業骨干企業將質量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方法向產業鏈兩端延伸推廣,帶動提升整體質量水平。
七要完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健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質量安全責任體系,充分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維護質量安全。
八要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加強質量法制宣傳教育,暢通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渠道,增強公眾質量維權意識。倡導科學理性、優質安全、節能環保的消費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會議強調,春節將至,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確保群眾節日餐桌食品安全。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