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企利用微博營銷的價值
微博,這個新媒體對于傳統服裝產業而言是個新鮮的東西。說到微博營銷,就更是很多服裝產業的人不甚了解的新鮮事物了。而如今微博的社會影響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成為全民媒體。可想而知,這個新鮮事物,已經到了你不得不重視的程度,對于服裝企業而言當然也是如此。
如今,微博已經成為大家都在參與并經常性成為話題的網事。微博迅速、及時的傳播,吸引了大量對速度有高需求的網民。在某些公共事件上,微博更是體現出其傳播的迅速和影響范圍的寬廣,其傳播性、公開性和批判性甚至比傳統媒體來的更猛烈。據最新數據顯示,微博服務的月度瀏覽時長已超過新聞資訊類,凸顯媒體特性;而相較其他新聞資訊類服務,微博的用戶黏性突出而缺乏瀏覽深度;同時,相較其他新聞資訊類服務,微博用戶更為年輕。
如此種種凸顯了微博在現今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地位。
在過去的2011年,我們見證了微博在使用時間上對多項傳統資訊類別的超越:4月,微博月度瀏覽時間超過財經資訊和媒體首頁;7月,微博月度瀏覽時間超過新聞資訊。網民對資訊的關注已經從被動地接受信息轉向主動地參與即時交流和網絡互動,微博這種“新媒體”對輿論傳播格局的影響已初現端倪。
爆炸式增長的微博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10月中國微博服務的訪問用戶規模達到12521.7萬人,較2010年3月增長1.4倍;2010年用戶滲透率從3月的14.7%增長到10月的36.9%。而這個數據在2011年又有了新突破,如今時間進入2012年后據不完全統計,僅新浪微博用戶已經達到3.24億,如此爆炸式的增長,讓微博成為2012年發展最迅速的新媒體。
微博作為用戶交流傳播信息的平臺,其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微博既能滿足用戶表達自我的需求,又能維持用戶之間的社交圈,具有博客和SNS的雙重功能;同時微博具有表達簡單、更新即時的特點,符合現在網民主流人群快速的生活節奏。
自2009年推出微博以來,新浪微博作為微博的旗手,一直保持著爆發式增長。過2010年一年內,新浪微博注冊用戶實現了2億的增長,平均每月新增用戶超過1600萬。2011年10月,新版新浪微博全面開放升級。一系列產品和功能創新,微博迅速超過新浪門戶網站流量,微博平臺正顯示出強烈的粘性。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上的微博使用量,已經超過PC上的微博使用量,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這一趨勢將更加明顯。
如今,新浪微博用戶已經超3億,如果我們估算一下,在13億人當中的社會密度,一旦微博用戶達到5億,說明你身邊3個人有一半是玩微博的,這將是多大的一個用戶群體。
短消息和碎片化時代,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而不僅僅是閱讀方式。微博已然成為互聯網增長速度最快且熱度最高的服務之一了,微博價值不可小覷。
如何利用微博營銷
如此好的平臺,怎樣利用成為很多企業的課題,當然也是傳統服裝企業思考的問題。
如今,微博的勢強讓很多企業都對此躍躍欲試,但許多傳統企業,對微博、新媒體并不是很了解,如何操作,怎樣才能達成預期的效果,這都成為傳統企業面臨的難題。而面對如此蓬勃發展的新媒體,如果僅僅是成為圍觀者,對于企業而言肯定是個不小的損失。
對于想要通過微博來宣傳推廣的企業而言,微博的本質其實是客戶關系集中營。所有的市場傳播、新產品推廣中,如果不懂你的目標客戶,不能清晰的刻畫出他們,那么你所做的所有的市場推廣方案、品牌宣傳都將都是無用功。
在企業進入微博平臺的時候,一定要嘗試著去將你微博的目標客戶進行刻畫,他們是誰?他們的生活習慣是什么?他們的消費行為如何?通過這樣的定位,確定企業微博的方向,包括發送的內容和推廣的方式。
并且企業微博要想持續運營,就需要一個體系。這個體系不僅僅是人力,組織架構的支持,還需要工作流程的再造。微博架構體系中對現金、人力、責任、考核都需要有明確的規定。
企業微博需要開設幾個賬號,這些賬戶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微博賬戶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每個微博承擔什么樣的角色?這些問題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句話:只有適合企業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為男裝企業諾奇,屬于較早進入微博的企業,在采訪中諾奇時裝新聞中心負責人王偉偉談到:“諾奇是從2011年開始進行微博營銷的,分官方微博和粉絲團兩種形式來運作,官方微博用來發布企業品牌建設、新聞資訊、行業觀察、人才招聘團隊建設等方面的信息,粉絲團用來發布產品銷售、客戶管理、時尚資訊、男人話題等方面的互動性強、輕松的話題。”
作為時時更新的自媒體,微博的內容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每天發布什么內容?如何去構建一個和諧的,有價值,對客戶有意義又能兼顧商業利益的微博內容?這種平衡其實是種藝術。
微博商業價值凸顯
通過媒體評估指標體系比較微博與新聞資訊類服務的用戶訪問特點,可以看出,微博作為新興的傳播和接受信息的媒介,其普及度和其他網絡新聞媒體類型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其優勢在于用戶黏性和訪問頻次都較好,人均單頁有效瀏覽時長和人均單日訪問次數在各類新聞資訊類服務中領先。但微博的人均單次瀏覽頁面則落后于其他服務,顯示出其缺乏瀏覽深度的問題。
微博的自媒體形式極大地降低了內容生產的成本,而更重要的是目前大部分微博實現了實名認證制度,這種基于信任鏈的傳播,減少了大量沒有意義的垃圾信息的傳播,這種形式可以使用戶既能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又能接受到較為有效的信息,還可參與互動溝通,因此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黏度。然而,比起其他網絡新聞媒體的形式,微博更類似一個平臺式的媒體形態,因其信息簡短、更新快,用戶可在單頁內完成閱讀信息的任務,因此瀏覽深度指標落后于其他網絡新聞媒體;同時,這個指標也間接顯示了微博用戶對微博的需求更多的來自于信息的獲取和閱讀。
過去五年,社交媒體在全球發展異常迅猛。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國外的Facebook、Twitter都紛紛嘗試建立社交媒體的商業模式。微博等社交平臺的營銷內核在于,即使面對龐大的用戶群,也能精準掌握用戶的社交關系和興趣。
而如此“好用”的微博如今有多少企業參與到其中了呢?
3月22日,新浪微博聯合社會化商業資訊提供商CIC發布我國首份企業微博白皮書。白皮書稱,截至2012年2月底,共有130565家企業開通新浪微博。餐飲美食類企業獨占鰲頭,以近5萬個企業微博賬號排名第一。汽車交通(以汽車經銷商為主)企業、商務服務企業、電子商務企業、IT企業分列第二至五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143家世界500強企業開通新浪微博,占比達到29%。而在中國500強企業中,207家已開通新浪微博,占中國500強企業總量41%。同時,1060家外國企業已開通新浪微博,美國企業開通最多,日本緊隨其后。在地域分布上,北京、上海、廣東占據企業微博地域分布前三,占企業微博總數的33%。其中北京20138個、廣東17841個、上海17141個,含浙江、江蘇在內前5個區域企業微博總數占比50%以上。
企業微博的商業價值開始凸顯。據調查,六成新浪微博用戶因博文信息而產生實際購買行為,近五成的微博用戶有明確的購買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意向,此外,六成以上微博用戶有可能與企業微博賬戶進行投訴溝通,由此可見,企業微博商業化已經具備足夠而廣泛的用戶行為習慣基礎。
微博對于互聯網和生活的改變是有目共睹。新浪公司CEO曹國偉曾說過,微博在改變內容創造和傳播方式、改變企業與消費者的溝通方式等之外,更加能夠改變社會管理方式。這種改變對于網絡推廣特別明顯。微博的出現給網絡推廣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方式。怎樣抓住這個機遇,充分利用微博平臺,目前已是擺在服裝企業面前的新課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