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財務管理分析局限性
財務分析所提供的正確、完整財務分析資料,可以檢查財會法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促進企業正確處理各方面的財務關系,維護投資者、債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部門和投資者,通過財務分析所提供的資料,還可以解決企業間有限資源的有效配置,維護市場秩序,保證市場有效運轉。
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給我國財務分析的改進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財務分析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但就我國來看,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企業財務報表本身存在局限
財務報表的數據是財務分析的主要依據,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各種會計報表及其附表和附注是財務分析的起點。目前財務報表本身具有以下局限:
(1)財務報表以原始成本為基礎,缺乏時效性;
(2)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和物價的變動,其數據隱含著資產超值或貶值的風險;
(3)財務報表數據未考慮期初到期末之間的變化數據以及全年不規則變化的數據,使數據之間的科學比較產生一定的困難;
(4)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所反映的時間概念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將兩表的數據進行比較,其可比性的程度不一致;
(5)當前我國的會計報表尚未對人力資源內容進行分析評價,而這些內容對決策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
(二)財務分析方法存在局限
第一,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較分析法兩類,無論是何種方法,均是對企業過去的經濟情況所進行的反映。
第二,就比較分析法而言,可比性是比較分析法的靈魂,也就是說,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標采用比較分析法才有價值,而由于報表數據的局限,不同企業甚至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的數據均缺乏可比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比較分析法的運用必然存在局限。
第三,對企業的會計處理方法等會計政策的選擇,會影響會計方法的使用。
(三)財務分析指標存在局限
我國的財務指標缺乏統一的、一般性的標準,目前某些報刊提供的部分行業財務數據,往往存在行業劃分較粗、抽樣誤差較大、缺乏一定的代表性等問題,使會計報表使用者無所適從。
另外,我國的財務分析指標忽視對資產負債比率和投資報酬的分析,也沒有把變現指標和風險指標列為必備內容。這樣造成會計報表較難揭示詳實的資料,因而使會計報表使用者較難取得諸如存貨結構、資產結構、批量大小、季節性生產變化等信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