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就是熱點
當今多元的生活方式為人們提供了無限的選擇機會,但唯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多元狀態下社會生活熱點的快速轉換。就商業領域而言,對這些熱點的追逐和利用則顯得更加轉瞬即逝和彌足珍貴。在此,我們不妨觀察一下最近的社會熱點,看看服裝生意與這些熱點正發生著怎樣的關系。
裙子比杜拉拉更有吸引力
看過白領女性們,都會很自然地認為這部電影就是一部穿衣圣經,它的時尚意義遠遠超過了劇情本身。在這部電影檔期熱度逐漸退卻后,它背后的商業張力又以服裝熱賣的形式延續著另一種火暴的態勢。
最近,各地關于杜拉拉山寨版服裝熱賣的消息不斷傳出。特別是在電影宣傳海報封面上徐靜蕾那一襲紅色連衣裙更是受到時尚潮人的熱烈追捧。一部電影導出了中國式的“快時尚”。
這一切的關鍵點在于,那些服裝款式迎合了中國人的時尚審美觀。在夏日炎熱天氣的催化下,與杜拉拉沾邊的服裝出現了熱銷的局面。在國內某大型購物網站上輸入“杜拉拉”三字,便立即彈出“杜拉拉同款”、“杜拉拉連衣裙”、“杜拉拉衣”等搜索字樣,其中杜拉拉連衣裙有1204個結果,杜拉拉升職記套裝則有1399個結果。
此外,《杜拉拉升職記》的服裝設計師帕翠莎·菲爾德已成為當今時尚界炙手可熱的人物。這位來自紐約的藝術家的跨界身份包括:概念店主、設計師、造型師、品牌藝術顧問、電影電視舞臺戲劇服裝指導等一長串頭銜。從《欲望都市》到《時尚女魔頭》,這位紅發老婦的作品就十分搶眼。她擅長根據不同人的氣質來打造不同風格的形象,于是我們看到在《杜拉拉升職記》中,主人公們時尚的服裝層出不窮。
也有消費者抱怨說,從網上以便宜價格買來的杜拉拉式服裝,質量難以獲得保障。更有時尚媒體指出,這種快速的模仿沒有絲毫的創造力,是中國服裝業的悲哀。其實,這一切都不重要,而最值得人們玩味的是能把社會熱點迅速轉化為商業機會并緊緊地把握在手里才是人們應當思索的重點。在此,也讓人們認識到,“快時尚”的締造者們不都是真正的原創者,其實商家都在相互學習。有位營銷大師說過一句很有趣的話:什么是創新?創新就是率先模仿。
南非世界杯是誰家的盛宴
綜觀當今世界體育,即將開幕的南非世界杯應該是最吸引人們眼球的賽事了。雖然我們無法把已經進入決賽的32支球隊的名字倒背如流,但是為這些球隊提供服裝贊助的品牌名稱我們早已爛熟于心了,其中的前三名是耐克、阿迪達斯和彪馬,它們一共贊助了32支球隊當中的28支。其中,耐克贊助9支,阿迪達斯贊助12支,彪馬的贊助名單中名字最響亮的是意大利隊。
其實,除了運動品牌還有許多國際品牌正在積極利用南非世界杯這個熱點營銷著自己。比如:Paul Smith和Pull and Bear,還有連卡佛……
相對于國際品牌,中國品牌在本次世界杯營銷的表現要遜色很多,有人把這歸結于中國足球隊與世界杯無緣。但從更深層次看,中國品牌在熱點的把握方面還有不少欠缺。
中國體育營銷三大癥結
記得幾年前,就有知名營銷專家總結出了中國體育營銷的三大癥結。
一是“侏儒癥”。很多中國品牌的體育營銷經常做“一次性買賣”,不能形成系統運作,體育比賽期間,沒有整合相關的公關、廣告、促銷等手段;體育比賽一結束,體育營銷也就失去了后勁。如某飲料品牌“第N季”曾以3100萬元買斷了央視世界杯獨家特約直播權,但僅僅是借世界杯做了一次純粹的廣告而已,沒有成體系的跟進動作,讓人不得不對這3100萬元的“一次性買賣”覺得很是可惜。國際品牌的體育營銷運作都有一套非常系統的模式,并且體育營銷的創新也年年花樣不同。而許多中國品牌還停留在通過體育比賽進行促銷的階段,其中最常用的兩種策略就是廣告轟炸和高額抽獎。
二是“三盲癥”。即企業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盲目跟風,盲目模仿,盲目燒錢。看到跨國品牌借助體育營銷揚名全球心里就癢癢,卻未能看懂這些國際品牌體育營銷成功的深層原因,結果糊里糊涂地玩了一把“燒錢”的游戲。2003年皇家馬德里隊與中國隊的“龍馬之戰”,中國某服裝品牌斥資400萬元成為皇馬中國行的唯一指定服裝贊助品牌。但是皇馬隊服早已被阿迪達斯簽下,某服裝品牌做了大量的媒體宣傳,殊不知卻為阿迪達斯在中國做了一次免費的廣告推廣。
三是“錯位癥”。即體育營銷內涵與自身品牌定位不相符,這也是中國品牌急功近利的心態寫真。逮著體育賽事就上,逮著明星就簽,全然不顧自己的品牌定位與這些賽事或明星的內涵是否對位。而且很多中國品牌的體育營銷廣告創意也顯得單薄貧乏,甚至牽強附會。如某產品請著名球星羅納爾多做的廣告就讓人費解,此光頭巨星跟我們的嗓子有什么關系?此產品到底要體現怎樣的品牌價值?
體育營銷的確是一場“燒錢游戲”,問題是要學會如何“聰明地燒錢”。在破解上述三大癥結的問題上,品牌應該聰明地發掘體育營銷的市場空檔。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經說:“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對于中國品牌而言,體育營銷是否也擁有改變市場的力量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