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業的四條另類出路
2009年上海文化行業人才專場招聘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400多個崗位引來近萬名求職者。可是,讓眾多冒著寒風去參加招聘會的求職者失望的是,新聞采編的崗位并不多。從南京趕來的王中輝告訴記者:“我是一心想進入新聞單位的,但在現場轉了一圈之后,心涼了半截——新聞采編的崗位實在太少。”面對采編崗位不多這一事實,那些夢想進入新聞媒體、成為“無冕之王”的求職者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道路呢?新聞、中文專業出身的大學生,以及對新聞寫作有興趣的人員,如何才能在不改行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特長呢?記者在跑過幾場招聘會后,覺得有四條“另類出路”可供選擇——
網絡編輯
據有關部門估算,我國擁有網絡編輯從業人員近300萬人,而傳統新聞從業人員才75萬人,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已經從規模和數量上超過傳統媒體。2005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10種新職業中,“網絡編輯員”名列其中。在得到國家認可的同時,網絡編輯也成為市場上搶手的人才。“現在對于網絡新聞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的。”傳媒英才網負責人上官閻亮表示,目前很多網站都在公開招人,這方面人才“一人難求”,網站之間相互“挖人”的情況時有發生。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化以及網絡技術的門檻越來越低,網站人力資源結構趨向多元化,既有計算機專業人才,也有新聞、中文、法律、財經、歷史、外語等專業的人員。TOM網站事業部總監金磊指出,以往,網站編輯大多是由技術人員,如網站管理員、圖文設計等分流出來的,缺乏統一的職業標準與規范。但是,當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大部分網絡新聞人員不再由技術人員充當,它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關專業背景或從業經驗的人去從事。而且,網絡編輯的薪水并不比傳統媒體差,據報道,“三大門戶網站網絡編輯的年薪平均在6萬元左右,但勞動強度也遠遠高于其他網站。”當然,網絡編輯的收入水平并非都很高,具體也會受到網站的影響力、網站的盈利水平、網站人才戰略等因素的制約。
一位名為“洛城飛雪”的網絡編輯告訴記者,做網絡編輯,首先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其次要對新聞的相關知識很熟,對網絡上出現的新聞、信息、趨勢有足夠的敏感度;還有就是能熟練使用DreamWaver、Flash等網頁制作軟件和一些編輯發布軟件等等。他告誡大學生,如果有志于網站編輯工作,在上學時就得多做準備,多接觸互聯網產品。要注意活學活用,多參加實習并關注行業前沿的動態。
企業刊物編輯記者
除了大企業的內部報紙之外,現在很多需要而不得不辦一些不定期的刊物,他們對新聞人才有著旺盛的需求。高品聯合機構的招聘負責人就對記者說:“我們的主要業務是舉辦展會,為了更好地完成展會的招商任務,我們做了一個定期的刊物,除了介紹展會之外,還要對以前展會的參展商進行報道;而且每逢新展會開始或舊展會結束,我們都會做一份180P的雜志,通過大量圖片和文字來反映展會,吸引新展商。”
不僅是展覽公司,專業營銷公司、醫藥公司、藝術品公司、房產公司等都有這方面的人員需求。“公司主營業務各有不同,對采編人員專業背景的要求也就不同。”人力資源專家馬清源這樣認為。比如上海畢馬企業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招聘媒體策劃/采編,要求具備新聞、廣告、醫學、藥學大學本科學歷,而藏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招聘執行主編時就要求最好有歷史、文物等相關專業背景。
高品聯合機構的招聘負責人認為,企業刊物編輯首先需要與公司業務相契合的專業背景,那些醫藥、建筑、展會、營銷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多注意相關方面的信息;另外,由于這類刊物對圖片的要求都比較高,有興趣的學生平常應該多練習攝影技術,最好還能掌握一些美術設計技能與圖片修改的本領,這樣應聘時就更有優勢了。
線下刊物編輯
網絡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全能”的渠道,舉凡交友、租房、買房、旅游、服務與合作等等都能夠通過網絡實現。因此,匯集這些信息的網站應運而生。為了彌補網絡到達率的不足,很多網站在發展壯大后都開始創辦線下刊物。上海壹報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創辦的《文化藝術報·城市壹報通》就是一種匯集線上信息的線下刊物,這是一張集眾多分類廣告信息為一體的實用型報紙,讀者往往就是對其內容有強烈消費需求的人群。最近,上海壹報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在招聘5名采編,要求具備記者的敏銳、編輯的統籌策劃能力、廣告人的商業嗅覺,有旅游、培訓、房產、裝潢建材、餐飲娛樂行業經驗優先;有記者、編輯廣告經營經歷優先。
這種模式越來越盛行,象匯集酒店、旅游信息的攜程、芒果,以及匯集餐飲店的中國社區網、訂餐小秘書等都有自己的刊物,同樣也有這方面的人才需求。上海壹報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員對記者說:“這類人員主要任務就是審核、規范、編輯分類信息內容,所以要求并不高。公司在招聘時主要看應聘者的工作態度和熱情這些軟性因素。”因此,求職者在應聘這類職位時應該主動展現自己積極肯干的一面。
影視節目制作公司編導
如果你是娛樂迷,你一定聽說過光線傳媒的名字,它制作的《娛樂現場》節目總計發行達600個頻道,每日多次交叉覆蓋中國10億觀眾。光線傳媒是一個典型的節目制作公司。瀏覽其官方網站就可以知道,光線傳媒常年招聘節目撰搞及節目編導,這兩個職位都注明“歡迎有潛質的應屆畢業生應聘”。
目前我國有社會節目制作公司1507家,其中80%的影視劇是社會節目制作公司生產的。在電視欄目方面,大家熟悉的《幸運52》、《娛樂現場》、《歡樂總動員》等等都是社會節目制作公司制作的。這些公司對影視節目的編、播、采人才都有廣泛的需求。據記者觀察,這些公司的招聘要求一般包括:具有較強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寫作能力;熟悉電視節目制作流程和電視表現手法;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類公司往往并不排斥應屆畢業生,上海唯眾影視傳播有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就告訴記者:“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我們有專門的創意與策劃團隊,需要那些策劃能力、創意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強的優秀人才,畢業生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應屆生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這是他們的優勢。”根據這些要求,學生平時就應該培養自己的創新與策劃能力,關注影視節目的創作風格與趨向,同時試著把握受眾的心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