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囤積冬裝 商家損失慘重
古有賣炭翁“心憂炭賤愿天寒”,今有囤積冬裝,不料卻遇上“百年極熱”,服裝老板們“急得想跳樓”。
最近,關于漢正街服裝老板因囤貨賣不動而跳樓的傳言廣為流傳。在漢正街萬商白馬商城,多家服裝店老板稱,確實聽到有老板因冬裝壓貨太多跳樓,只是事件的原由五花八門,跳樓者姓名店鋪語焉不詳,無法求證。
“再不降溫,我真要跳樓了!”問及是否有人跳樓時,萬商白馬6樓一服飾店老板陳光德如是說。他做服裝批發生意近30年,沒想到今年卻栽在謠言上。今年9月,“千年極寒”的消息滿天飛,他也想賭一把,往年冬天進2萬件棉衣,今年多進了1萬件。到現在,這1萬件棉衣堆在倉庫里銷不動,“現在就是虧本處理,也沒有人要”。他說,一件棉衣服虧80元,至少要虧40~50萬元。
按慣例,每年12月底,服裝批發老板就要搶著訂明年的春款了,陳光德十分為難,現在資金全“套”在棉衣上,想找銀行貸款,又怕銀行知道此事后不愿貸款。
從萬商白馬一樓到七樓,逐一走訪發現,多數棉衣、羽絨服的店鋪生意冷清,部分冬裝已開始降價甩賣。二樓風衣世家精品女裝新款棉衣125元一件。該店老板溫見紅說,就算降價甩賣,一天也賣不了三五件。三樓的美國花花公子服飾店內,門口的羽絨服正以“98元”的超低價甩賣,店內兩面墻上掛滿羽絨服,地上則堆著客戶退回的貨品。“昨天又吃了個‘零蛋’。”店老板陳阿光邊說邊用雙手比劃了一個圓,“一年租金40萬,兩個倉庫堆滿了近5萬件羽絨服,元旦一過,生意更冷清,再不降溫,就要虧血本了”。
據了解,服裝老板們奮戰“冬三月”(農歷10月到12月)是慣例,這也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3個月,冬裝利潤比夏裝高出10~20%,如果沒在“冬三月”賺到錢,來年的生意就難以為繼。
同樣做服裝生意,全新服裝商會會長鄭斌卻沒虧錢。此前他也聽到“千年極寒”的傳言,但上網查閱大量信息后,他判斷:極寒天氣多發生在歐洲,在中國出現的幾率較小,武漢暖冬的幾率更大。而且,現在廠家為了規避風險,代理商進貨須預付50%的現款,投資風險也大。因此他沒有盲目進貨,從而躲過一劫。“服裝生意本就是看天吃飯,但天氣瞬息萬變,做生意不能押寶。”
賭天吃飯不如靠己吃飯
漢正街“跳樓”老板的困境頗有啟發意義。
古話說,靠天吃飯,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做生意只要看老天的臉色就可以了,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
其實不然,因為老天的臉色變化無常,難以預測從“千年極寒”到“百年極熱”,最后都證明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很多老板卻聽信傳言,孤注一擲,最終虧了大錢。
同樣做服裝生意,全新服裝商會會長鄭斌就沒虧錢。只因他多了個心眼,通過上網檢索鑒別了“千年極寒”傳言的真偽。
21世紀是信息社會,經營者要學會整理、甄別、判斷、吸納各類紛繁蕪雜的信息,理性投資,才能真正做到高枕無憂。這不僅是漢正街服裝老板們的出路,也是有530年歷史的老商埠漢正街與現代社會“對接”的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