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是上帝嗎?
客戶就是上帝!
客戶永遠是對的!
客戶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
這些口號是響亮的,也是很多企業客戶管理的指導思想,但在實際行動中卻缺乏可操作性:領導會在大會、小會上強調客戶管理重要性,但是一些員工卻有苦難言,銷售人員必須把客戶的錢掙回來,而不是把商品送給我們尊敬的“上帝”,服務人員也不可能滿足每一個客戶的特殊需求,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做到滿足任何一個客戶的特殊需求,因為企業畢竟不是福利機構,要計算投入產出,否則企業就玩完了,當然做秀的時候另當別論。即使最優秀的企業也會出現客戶服務的疏漏,像海爾的事件,這些問題可能被補救了,但是在客戶中影響是難以磨滅的。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做好客戶服務?處理客戶利益與公司利益之間的關系呢?首先要認清客戶管理的本質。
上帝只有一個,客戶有一群,不可能同日而語
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都有一個上帝的存在,他是人們心目中神。人們希望他帶給自己好運,對他虔誠萬分,無條件服從,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即使是壞運氣也會在自身找原因。
上帝只有一個,人們對他的付出最是有限的,盡管人們愿意無條件地為上帝付出,但是真正需要人們的付出去卻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完全是口頭的,非物質的。還有,上帝是一個人,即使人們必須滿足他的各種需求,也只需要滿足他一個人就行了,無論從實際的付出還是管理復雜性都是非常有限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帝!
相對于上帝來說,我們和客戶的關系就完全不同了,我們無論對客戶服務的好和壞,客戶都是需要付出,客戶收到良好的服務是在交換的基礎上,客戶的付出還要給企業留下利潤。否則企業只能關門。上帝是不用花錢的。客戶是要出錢的,你要是不出錢,就是上帝也要讓你“下地”。
客戶是一群人,上帝是一個人。哪怕上帝的需求再特別,他的需求也是一致的,而客戶的需求是發散的,是五花八門的,要滿足每個客戶的不同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企業根本承受不了,就是企業可以滿足,估計客戶也花不起錢,所以即使號稱能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的也是要把客戶的需求分類、取舍,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為什么要把客戶當作上帝?本末倒置了!
把客戶比喻為上帝,目的是標榜我們的服務質量,即使這樣做有非常明顯的企圖心。也許你會說我們沒有這么功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你為什么要把客戶比作上帝,還不是怕客戶跑掉了。所以客戶是上帝不是目的,目的還是要留住客戶!我們以客戶是上帝為指導思想,提高我們服務質量,提高客戶的滿意度,最終還是要留住一批穩定的客戶。所以說,把客戶當作上帝本末倒置了!
以客戶是上帝為口號,追求客戶滿意度是手段,不是目的。企業需要當作上帝的客戶產生利潤的,盲目地將客戶奉為上帝,一味地討好客戶,企業如何生存?我們提升服務質量,追求客戶滿意,最根本的目的是吸引客戶再來。那么,企業又該如何提高客戶忠誠度呢?
稀缺的是上帝,我們要做稀缺者
其實,商家與客戶,說不一定誰是上帝。
準確的說法是誰稀缺,誰是上帝。很顯然,通常人們忠誠于上帝,而不是上帝忠誠于每個人,這就告訴我們,公司要做了“上帝”,就不愁客戶不忠誠了。壟斷行業是稀缺的,他們從來就不會把客戶當上帝。像春運中的“鐵老大”幾乎成了千夫所指的角色,即使你再不滿意,你還要去坐火車,沒有辦法:他稀缺,他是上帝!
顯然,中小企業不可能像壟斷企業那樣管理客戶的。那么,我們該如何成為客戶心目中的上帝呢?讓客戶對我們產生依賴,我們在客戶心目中的份量就會增加。我們成為了客戶的上帝,客戶哪里會跑?顯然,讓客戶對我們產生依賴比較困難,現在的技術進步造成了產品同質化,想通過產品將客戶區隔開來非常難做到。因此,人們都想到了服務,于是提出了客戶是上帝的口號,追求客戶滿意度,但是這樣也很容易讓對手效仿,而且讓客戶服務越來越難做,成本越來越高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