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企業家的差距
“追求”不同
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的大部分企業家,尤其是江浙一帶的企業家,似乎對賺錢有著某種天賦。所以,很多人在主業上小有成就之后,便立馬開始“多元化”戰略--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證券。而日本的企業家似乎對產品本身更感興趣。
我這次去日本,和日本一個青年企業家交流,他的公司是做汽車軸承的。說實話,汽車軸承在我們眼里確實是一個小產品。但他一說到他的產品就開始手舞足蹈,兩眼發光。我一問,原來他父親是公司董事長,他哥哥是總經理,他是主管技術的董事、副總。公司規模不大,100來人,但是服務的客戶卻是豐田、本田、鈴木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們家里好像也沒有別的生意。他說,光軸承需要研究的東西就太多了,幾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別的?
而我們的企業,包括海爾、聯想在內的中國領軍品牌,也開始投資,做房地產,甚至做保健品。這恐怕就是我們中國品牌和日本品牌之間的差距所在。記得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報道過浙江某個地區的企業,這些企業可以迅速擁有某個產品全球前幾名的加工生產能力,但他們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放棄了原來的行業,成為另一個行業里的前3名。但是無論做什么行業,廠房永遠是那么破舊,設備永遠是那么簡陋,所以他們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他們確實是賺了一些錢,但是這種財富的積累是不可持續的,他們也沒有獲得同行的尊敬。
我在東京中小企業促進中心考察的時候,帶領我們參觀的厲害了,你們的學習能力太強了,就像跑步一樣,我們在前面跑,你們在后面追,你們追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越來越擔心被你們追上,所以,我們就不得不創新。要創新,就必須要加大投入,加大投入就必須提高價格,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殘酷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微弱的優勢,我們才能生存。所以我們必須專注,我們必須創新,我們必須精益求精,這也是你們逼的呀。”
說實話,聽到這段話的時候,我的臉火辣辣的。他的話表面上看是在表揚我們,說我們的適應能力很強,實際上是在批評我們不懂得專注和創新。所以我要說,企業家愛的應該是產品和品牌,而不是錢。賺錢應該是經營的結果,而不是經營的目標。
對“技術”的理解不同
在中國企業家眼里,技術基本上等同于先進的設備,所以如今中國老板的設備一個比一個先進,但花錢培訓技術員卻舍不得,而培訓全員的中國老板則更是少之又少。
日本人跟中國人不太一樣,他們在買設備上可能精打細算,但是在學習技術上比較舍得花錢,而在消化技術上則更舍得花錢和精力。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我們的設備是100分,他們的設備可能是80分,我們使用設備的能力可能只有30分,人家則有80分,這樣,100分乘以30%,只有30分,而80分乘以80%有64分。他們用80分的設備勝過我們100分的設備,這就是技術的差距,也是軟實力的差距。
所以,設備并不是最重要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而技術的關鍵是全面消化和全員掌握。事實上,如果一個企業長期從事某種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他們所掌握的信息、資源和技術就一定越來越有優勢,任何一個新的進入者要想在短期內趕超他們是不可能的。
對“速度”的理解不同
中國人做事喜歡講究立竿見影,講究效率和速度。而日本人似乎和我們不同。我們的領導介紹說,日本國民中A型血的人占很大的比例,所以日本人看起來比較程序化、呆板。而中國人大都比較靈活。但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經濟的發展還是走在我們前面的,而且,發展的質量比我們要好得多。日本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能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的重視,和我們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何為快,何為慢?
在我看來,所謂“快”,首先要以保證品質為前提,只有這樣的快才有意義。否則來得快去得也快,生得快死得也快,建得快倒得也快。任何的發展都應該遵循自然科學規律,不要總想一蹴而就,違背自然規律的拔苗助長注定要以失敗告終,做品牌也是如此。
那么品牌是什么?品牌對消費者而言就是一種體驗,或者是一種可以信賴的承諾,對企業而言就是獲利的工具。所以,做品牌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投資。當然,有些投資可能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回報,需要等很長時間以后才能夠看到成效,有長遠目光的人懂得在品牌建設上加大投入,因為他有耐心。而有些人看到自己在品牌上的投入短期內沒有回報便心灰意冷,覺得還不如炒股、買樓來得實惠。久而久之,他會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而到到時候,這個錯誤已經無法挽回。
對“規則”的理解不同
所謂“規則”,就是規定和法則。在這方面中國人總是比日本人“聰明”,總可以找到規則的漏洞。而日本人不一樣,他們只懂得死心塌地地遵照執行。所以,日本人做事非常守時,幾乎不遲到,這一點和中國人經常遲到而且有層出不窮的理由不同。此外,日本是一個非常注重等級的國家。上級在下級面前有絕對的權威,而下級在上級面前,除了服從還是服從,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有規則、有秩序的社會。
所以,一個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和人們對規則的理解有著直接的關系。規則越多的地方,秩序越好,自由其實也就越多。沒有規則,就如一盤散沙,效率也就無從談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