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禮儀的天龍八部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溫馨、和美的工作環境里。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彼此之間沒有猜忌,說話也少了一份顧及,生活起來自然輕松自由了許多。在這里,與您分享以下八個原則,有助于您馳騁于職場。我歸結為職場禮儀的天龍八部:
一、積極學習行業知識
許多剛剛畢業的學生來到公司做前期的實習,可能會因為實際工作內容和自己的理想情況頗有出入而很快選擇了放棄。他們往往覺得,自己在校內學了那么多專業知識到了公司卻只是做一些網調、剪貼、簡報之類枯燥而簡單的事情,是對自己的一種大材小用。其實,新人們首先應該明白,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從基本的工作開始學起、鍛煉起,只有從基層一路體驗過來,才會對整個公司和整個行業的運行有一個真正全面的了解。不要好高騖遠、急功近利、這山望著那山高,要放正心態、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正確的定位和評價,并且踏踏實實地融入新環境。
學習行業的知識、包括你所接洽的客戶公司的專業知識也是至關重要的。就拿公關行業舉例,新人們初來乍到,無論課本知識學得多么扎實,真正運用起來,在公關行業里都還算是新手,對于怎么樣寫專業的新聞宣傳稿、怎么樣與客戶和媒體打交道都是要慢慢觀察和學習的。而且即便是同行之間,不同城市的公司文化都會有差別。比如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公關行業,對同一件事情的處理方式就可能大不相同。
二、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見解
年輕人視謙虛為美德,凡事低調并沒有錯,所以在辦公室里,切忌刻意地表現自己,不然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不過你一味地謙虛,左一個“姜還是老的辣!”我聽您的沒錯,右一個您獨當一面,這事我全聽您的,您說怎么辦就怎么辦!或者說您是前輩,您指到哪,我就打到那……這樣的話,說上一兩次,別人還認為你是謙虛,這是你的美德,而次數多了,別人就真以為你只有那么“一碟子菜”,人家就看“扁”你了,你在辦公室里的地位就很容易被人忽視。對于年輕人來說,在展示能力方面“當出手時就出手”,在表明觀點方面,除了贊同別人的確高明的觀點外,也應有自己的主見,一般說來,上司們都欣賞那些有頭腦、有膽識的職員;同事也更喜歡凡事能獨當一面、有主見的合作伙伴。不管你在辦公室位置如何?你是否年輕?對任何事都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或看法,也要適時表明自己的看法;同時,在展示自己能力方面也要適時出手。
三、有話好好說,不要把交談當辯論
“人上一百,種種色色。”每個人的性格、志趣、愛好并不完全相同,對同一事情的看法也會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有更多的人認同自己的觀點,也竭力想說服異己贊同自己的看法,但有幾點要注意,與人相處要友善,說話態度要謙和;對于那些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說說算了,沒有必要爭個是是非非;即使是原則性的問題,也要允許別人持保留意見,千萬不要為了讓別人馴服就喋喋不休,甚至爭得臉紅脖子粗,注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知道,一味的好辯逞強,只會讓同事“敬”而遠之,不少口齒伶俐者人緣并不好,大多如此。
四、成功來自聚會
10%的成績,30%的自我定位以及60%的關系網絡才是成就理想的標準因素。
對于女性而言這卻常常是一個艱難的障礙。難道不是她們在辦公室里取得的工作成績和她們的專業知識反而是她們的自我公關能力和良好的關系網才令她們魅力無窮嗎?其實答案很簡單:如果你的上司們對你毫無印象,他們怎么會在重要的時刻想起你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成功來自于輕松的聚會———男人們幾百年前就開始在專門的雞尾酒會上成交買賣了。從自由市場買賣、學生會等這種“老式關系網絡”到高爾夫俱樂部、巨頭會議或是在桑拿中共同體驗流汗:只要有男人們聚會的地方,就會有方向性的決策以及勇攀高峰的登山組成立。這也證實了德國社會學家愛爾文·舍爾希的話:“高端決策者們互相扶植而達到成功,他們的格言是:你攙了我一下,我也會扶你一下。”
五、遇事要低調,不要當眾炫耀自己
現代社會雖然不提倡韜光養悔,隱藏才華,但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炫耀自己,不管怎么說都是缺乏涵養的表現。我們提倡現代人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華,但展示畢竟不同于炫耀,上司欣賞你過硬的技術本領,你就應該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的風采,而這不能成為你在同事面前炫耀的資本;你又談成了一筆業務,上司給了你“紅包”,你可以心花怒放,你也可以喜形于色,但你“得意”不要“忘形”——你用不著在辦公室里自我炫耀,自我吹噓,眾人在恭喜你的時候,說不定也在嫉恨你;再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個好的企業一定是藏龍臥虎之地,有的人深藏不露卻身懷絕技,有的人其貌不揚但卻身手不凡,“魯班門前舞大斧”就叫人笑話了。
六、現代社會的電子禮儀
電子郵件、傳真和移動電話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職場禮儀方面的新問題。雖然你有隨時找到別人的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應當這樣做。
在今天的許多公司里,電子郵件充斥著笑話、垃圾郵件和私人便條,與工作相關的內容反而不多。請記住,電子郵件是職業信件的一種,而職業信件中是沒有不嚴肅的內容的。
傳真應當包括你的聯系信息、日期和頁數。未經別人允許不要發傳真,那樣會浪費別人的紙張,占用別人的線路。
手機可能會充當許多人的“救生員”。不幸的是,如果你使用手機,你多半不在辦公室,或許在駕車、趕航班或是在干別的什么事情。要清楚這樣的事實,打手機找你的人不一定對你正在干的事情感興趣。
七、悄悄話少說,互訴心事要不得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們身邊一些人,在工作中、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時候,總喜歡找人傾訴,總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得到別人的指點。你對別人敞開胸懷,雖然能博得別人的同情與安慰,但你可能失去隱私;你對別人的信任有加,雖然能博得別人的好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但卻可能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更何況這樣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公共場所,只有1%的人能嚴守秘密,如此,在公共場合少找人傾訴為好。
當你的生活中出現了危機,如失戀、家庭不和等,最好不要在辦公室里隨便找人傾訴;當你的工作中出現了危機,做事不順心,對上司、對同事有意見、有看法,你也千萬不要在辦公室里向人袒露心跡,且不說隔墻有耳,這樣做本身就缺乏涵養,也缺少人格魅力。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一個有涵養的人說話要分場合,看對象,語言上也要講究分寸。不亢不卑的說話態度,優雅的體態語言,風趣幽默的話語,是一個言語成功者的表現,對于一般人而言,公共場合要少撞這些“紅線”。
八、道歉禮儀
也許你總是對的,也許你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對的,但沒有一個人總是在所有事情上都對!所以,即使你在社交禮儀上做得完美無缺,你也不可避免地在職場中冒犯了別人。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真誠地道歉就可以了,不必太動感情。表達出你想表達的歉意,然后繼續進行工作。將你所犯的錯誤當成件大事只會擴大它的破壞作用,使得接受道歉的人更加不舒服。{page_break}
正確的心態與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的修養,而要做到非常好,就得有一種修煉的意志和韌性才行。古人說:天將降大人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也是告訴我們要能耐得住寂寞,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只有人做好了,才會有人信任你,才會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交給你,也才能得到更實質的鍛煉與提高。知識經濟時代更講究誠信,它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實惠,也能帶來更大的損失。
所以說,受到公司認可,成為明星員工的前提是自我修養的水平。不可好高騖遠,一味追求成功成名,為了成功而成功,為了成名而成名。甚至為了得到自己的物質利益和虛名,而不惜毀譽,不惜犧牲朋友和自己的名聲,使用一些卑鄙的手段,毀人名譽,斷人財路。這些都是目光短淺的表現,終究有一天會自毀前程的。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人都是從上小學開始,一天天慢慢長大,最后有的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成名于世;有的雖然沒有那么厲害,但是經過自己的奮斗過上了幸福的日子;有的卻因學業不精、用心不專而貧窮一生。
但不管怎么樣,大家開始的起點是差不多的,都是很低的起點,但最后的結果卻有著巨大的差別。為什么?不知道你想過沒有?當然這里不排除有些機緣巧合的因素存在,但這畢竟是偶然和少數。我認為更多的是成功人士不拘小節,他們善于做一些瑣碎的事情,并善于從中思考,獲得啟迪,以幫助自己不斷進步。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打開了他們的智慧之門,使他們前進的道路步子越邁越大,路子越走越寬,以加速度前進,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平時的積累與思考。
有人認為和領導關系好就能獲得晉升,甚至舉出了許多的例子來讓我們信服。對這個觀點僅表示一般的贊同,但卻對搞好關系的定義與方式方法有異議。有人為了親近領導,想盡了辦法,絞盡了腦汁,極盡拍馬屁之能事。這些方法也許會一時一地滿足領導們的虛榮心,博得他們的一時心情高興和獎賞。
但是要記住了,領導也是要求進步的,他們也希望自己能有機會獲得晉升。在考慮員工晉升的時候,領導會優先考慮那些能夠幫助他們進步,能夠給他們排憂解難的實力派,而不是一味鉆營、只會拍馬屁的人。
這就是說,要想獲得領導的認可,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比較順利,還是要具備過人的本領,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幫助領導實現他們的想法,表達他們的意志。這才是為人下屬之道,路不能走偏了,腳踏實地,好好表現,用成績證明自己才是對的。
時間也是一個問題。有的人總是急于求成,總認為自己成功太慢,總想著突然能有一個機會砸在自己頭上,使自己一夜成名,功成名就,享樂一生。可是這種天上掉金子的事情哪里找?量變才能達到質變,沒有量變哪來的質變?這種想法未免太過天真。而量變的過程同時就是一個時間沉淀的過程,沒有哪一成功人士敢說自己睡了一覺就成功了,恐怕他們睡覺都是睜著眼睛的!
積極的心態,良好的個人修養,扎實的工作,不斷學習與超越才是成為職場明星的正確態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