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腦橫機還有哪些環節有待提高?
目前電腦橫機除了體現出高效率、變針距、經濟型、多功能等發展趨勢外,還體現出一些其他的亮點,比如:機號范圍更加寬泛,但電腦橫機發展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比如縫合設備難有新的突破等。
機號范圍更加寬泛
長期以來,國產電腦橫機生產廠家主要生產7和12針/25.4毫米的產品,但是,最近幾年其他機號,特別是粗針距的機型在市場上走俏,使得各個廠家紛紛推出了2.5針/25.4毫米、3針/25.4毫米和3.5針/25.4毫米機器,斯托爾推出了真正3針機一臺,E2,5.2和E3,5.2多針距機器4臺,島精公司推出了一臺3針/25.4毫米產品,國內的金龍、裕人、天元、華倫飛虎、越發和歐大緯等公司也都推出了3針/25.4毫米和3.5針/25.4毫米的產品。在細針距方面,國內很多公司都推出了16針/25.4毫米的產品,但18針/25.4毫米產品只有斯托爾和島精公司推出。
縫合設備難有新的突破
在第十五屆上海紡織工業展覽上有幾家公司展出了毛衫縫合設備,其中包括傳統的圓盤縫合機和新型的馬夾機和快速領條縫合機等,總的來看沒有出現人們所期待的完全代替圓盤縫合機式的全自動設備,快速縫合和提高縫合自動化水平的努力還要繼續。
從目前來看,解決縫合問題的權宜之計可能要從這樣三個方面著手:第一,改變傳統的縫合觀念,引導消費,在中低檔產品中盡量采用馬夾機和各種包縫平縫設備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這在一些企業中已經證明是可行的,關鍵是如何說服客戶接受新的理念,為客戶算好經濟賬。第二,適度發展“織可穿”產品。事實上,雖然“織可穿”設備價格相對較高,但它所織出的產品卻不一定高檔,特別是它要受到很多花型設計和生產方面的限制。因此,隨著勞動力價格的上升和縫合難題的無解,利用織可穿設備編織一些常規的、適宜編織的產品,作為整個市場產品的一個補充,不失為解決縫合難題的一種途徑。第三,引入一些新的加工方法、手段和編織工藝,生產出少縫合的產品。比如,意大利的圣東尼公司推出了粗針距雙面無縫內衣圓機,可以編織出帶羅紋無側縫的計件半成型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側縫的縫合問題,特別適合一些輕薄高機號產品。不足之處是其產品的花色還不能完全滿足橫機產品的多樣性要求,同時也需要部分裁剪。
國外打版軟件功能強大
在這兩年的紡機展上,日本島精公司都會向客戶展示了他們的APEX電腦橫機設計系統軟件,該軟件不僅能夠完成常規的制版功能,還具備強大的紗線和線圈模擬、編織工藝制作、三維立體模特展示等功能,為花型和工藝的設計和制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為了方便全成衣產品的設計,該設計系統也大大簡化了整體成衣產品的設計難度。德國斯托爾公司的M1Plus也在系統功能和操作方便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改進,使程序設計更加方便快捷和友好。
雖然隨著一些電子控制元件公司的加入,電腦橫機的軟件功能和控制系統有了一定的改進,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但是與先進的打版軟件和控制系統相比,國產打版軟件和控制系統在功能上和穩定性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別是軟件方面的追趕和突破還要做很大的努力,如在嵌花程序設計、功能模塊開發、線圈模擬和編織程序優化等方面還須進一步提高和加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