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職業規劃需要從認識自我開始
當下,“找工作難”已經成為社會上的普遍話題,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將達到727萬人,比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3年再增加2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找工作的沉重壓力讓這些準畢業生還未真正踏入社會,就已早早感受到了競爭的殘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學生走上了出國留學這條路,一方面,學生希望通過海外高水平教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家長們也普遍將“出國”與“鍍金”聯系在一起,認為“海歸”總會更吃香。
但是現實并非想象中的一帆風順,據一些招聘網站的調查顯示,只有不到五成的“海歸”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明確的規劃,而海外歸來的眾多名校生們,仍有很多還在為一份穩定的工作而到處奔波。“我回國已經一年了,還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這是澳大利亞名校畢業生W同學回國之后的親身經歷。“我高中畢業放棄了在國內讀大學的機會,希望能出國鍍金,因此自費到澳大利亞留學。當時我的父母認為出國留學以后,擇業的面自然就寬了,回國找工作的機會肯定很多。然后四年后我畢業回來,才發現當時的想法太天真了。”
W同學在澳大利亞學的是熱門的金融專業,剛回國時,曾到銀行、證券公司、房地產企業等知名公司應聘過。“也有一些公司給我發了offer,可是一想到每天要跟那些數字、曲線圖打交道,我的頭皮都發麻!”原來,金融專業是當年父母為他選擇的專業,當時懵懂的高中畢業生并不知道自己適合學什么專業、從事什么行業,就乖乖地同意了。而四年的金融課程學下來,W同學越發覺得枯燥無味,雖然順利拿到了畢業證,但從沒有對自己的就業方向作出一星半點的規劃。
為了快點找到工作,W同學開始在求職網站一番“海投”。“我是國外回來的,英語還不錯,那就去做英語老師吧!”多年的海外生活,雖然使他擁有流利的口語能力,但是沒有任何的教學經驗,也不了解國內的教育體制,因此,從事英語培訓工作這條路也向他無情地關上了大門。“我還試過去做翻譯,但是畢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訓練,也沒有考過資格證書,在篩簡歷的時候就被淘汰了。”
在我們身邊,W同學并不是一個特例,他們的“一把辛酸淚”背后,有著太多發人深省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曾經眾企業熱捧的“海歸”變成了四處碰壁的“海待”?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出國前沒有對未來作出明確的職業規劃,甚至連自己的性格和經歷適合讀什么樣的專業都不得而知。盲目的擇校、一窩蜂的投奔熱門專業等不理性的留學行為隨處可見,所以,在出國之前,每個學生都應該與自己的內心對話,了解自己最擅長的部分,慎重選擇學校與專業。
曾不止一個學生在與我們的顧問老師溝通時這樣說道:“現在商科最火了,我也想去讀商科,不然跟不上大潮流啊!”也許,這名學生在說出這番話之前根本不知道商科專業要學些什么內容,有哪些具體的分支,畢業后怎樣就業,一味跟風的盲目擇業風險太大,而日后能否成功就業也是個未知數。《孫子·謀攻》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知己”是“知彼”的前提條件,只有最深入地知曉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們才能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大家都努力做到“知彼”時,卻忘記了解的初衷——自己的性格與愛好是什么,讓自己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生活中許多人都曾問過這樣的問題:我性格內向(外向),適合從事什么工作呢?哪些職業正好匹配我的性格?以我的個性從事什么行業好?……在全球化競爭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要發揮出自己的特長,這樣不但能夠讓自己覺得快樂、幸福,也最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最大的成功。“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是應試教育,按部就班地讀書到現在,等到面臨選擇專業的那一刻,我整個大腦一片空白,我不知道如何作出這個決定。如果能有一個專業而系統的測試讓我能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長,知曉自己最適合從事的職業,我想自己一定會少走很多彎路的!”這是許多高中乃至大學畢業生的共同心聲,而這一切,不再是一個夢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