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營銷搶了微博營銷的飯碗嗎
13年以來,經常聽到企業方說:在微信上搞營銷后,做微博營銷就沒用了;或者干脆直說“微博營銷不行了”。真是這樣嗎?
雖然微信貌似在人氣上對微博形成了挑戰,但是嘗鮮性的網友轉投微信后,微博仍聚集了中國最精英、最資深、最活躍的網民。
總的來說,微博與微信的平臺屬性差異,導致了微博營銷與微信營銷的定位不同。
微博是媒體平臺,以內容為核心,信息才是重點,更多是用來發布信息,弱關系的社交平臺,精于內容營銷;而微信關注的是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這個平臺的價值所在。微信從一誕生就是以用戶關系為核心建立起來的社交平臺,所以微信營銷在于提供服務,而非創造內容。
微博是信息聚合與傳播的平臺,好的信息或優質的內容會脫衣而出。營銷所追求的目標受眾越多越好和傳播越快越好在微博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也是為什么微博上聚集了大量的名人用戶資源以及政務微博受歡迎……用戶間的關系在越滾越大,信息聚合優勢非常明顯,每天都會產生有影響力的內容或信息。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13年11月21日上線,現已擁有48萬粉絲,日均增長1.2萬左右。現在已有31個省級法院以及207家地方中院已加入“微博家族”并擁有1439.7萬粉絲。另據《2013年新浪政法微博報告》顯示,我國有近20個省的法院系統出現了微博直播庭審的案例。這足以說明微博本身的信息傳播力很強。
而微信起初通過粗放式的訂閱號吸引用戶關注,這些號先提供內容將用戶吸引過來。但用戶來了后,往往留住成了問題。畢竟微信上的很多內容都均來自微博或社區,用戶為什么非要通過微信來獲得內容呢?而且你發的內容越猛,用戶流失越多。因為他們已被騷擾過度,所以減少信息過載,提升服務價值是必然的。
于是微信一再強化服務和用戶體驗,包括將訂閱號收起來,減少信息推送的頻次等,并從各個方面制約或創造條件讓公眾賬號為用戶提供價值。此前微信官方與運營者密切合作后,共同創造了多個精品案例:比如招行信用卡微信公眾平臺可以查詢信用卡余額、積分與賬單,并能快速還款、申請賬單等;南方航空公眾平臺可以進行業務查詢辦理,提供個性化服務;以及具有賬號綁定、積分流量查詢、業務辦理與查詢、微信客服等功能的廣東聯通公眾平臺等都是將服務進行到底。
雖然微信官方也強調“不是營銷工具”,但將服務做到極致,也是一種營銷,即所謂“服務營銷”。那么什么服務才是好的呢?當然是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能召之即來揮之即滾的服務,能一心一意追求用戶體驗和滿意度的服務,總之有價值的服務。
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微博營銷與微信營銷的平臺屬性、營銷方式及營銷價值都不一樣,甚至受眾構成都有差異,所謂“微信營銷搶了微博營銷的飯碗”的觀點不成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怎么看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