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養包括哪四個方面
(一)職業道德;(二)職業思想(意識);(三)職業行為習慣;(四)職業技能。前三項是職業素養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職業技能是支撐職業人生的表象內容。
前三項屬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范疇的產物。從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漸完善。而后一項,是通過學習、培訓比較容易獲得。例如,計算機、英語、建筑等屬職業技能范疇的技能,可以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令我們掌握入門技術,在實踐運用中日漸成熟而成專家。可企業更認同的道理是,如果一個人基本的職業素養不夠,比如說忠誠度不夠,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隱含的危險越大。
那當然做好自己最本質的工作,也就是具備了最好的職業素養。所以,用大樹理論來描述兩者的關系比較直接。每個人都是一棵樹,原本都可以成為大樹,而根系就是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枝、干、葉、型就是其顯現出來的職業素養的表象。要想枝繁葉茂,首先必須根系發達。
一個人在職場’中能否成功取決于其“職商”,而職商由以下l0大職業素養構成:工作中需要知識,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終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素養。缺少這些關鍵的素養,一個人將一生庸庸碌碌,與成功無緣。擁有這些素養,會少走很多彎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前面已經提到,很多企業之所以招不到滿意人選是由于找不到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畢業生,可見,企業已經把職業素養作為對人進行評價的重要指標。如某公司在招聘新人時,要綜合考察畢業生的5個方面:專業素質、職業素養、協作能力、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其中,身體素質是最基本的,好身體是工作的物質基礎;職業素養、協作能力和心理素質是最重要和必需的,而專業素質則是錦上添花的。職業素養可以通過個體在工作中的行為來表現,而這些行為以個體的知識、技能、價值觀、態度、意志等為基礎。良好的職業素養是企業必需的,是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是大學生進入企業的“金鑰匙”。
作為一個一流的員工,不要只是停留在“為了工作而工作、單純為了賺錢而工作”等層面上。而應該站在老板的立場上,用老板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像老板那樣去專注工作,以實現自己的職場夢想與遠大抱負!
在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今社會,不能夠迅速去適應環境已經成了個人素質中的一塊短板,這也是無法順利工作的一種表現。相反,善于適應環境卻是一種能力的象征,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手中也握有了一個可以縱橫職場的籌碼。
壓力,是工作中的一種常態,對待壓力,不可回避,要以積極的態度去疏導、去化解,并將壓力轉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高壓的情況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取得巨大成就的興奮劑。
在“低調做人”中修煉自己,在“高調做事”中展示自己,這種恰到好處的低調與高調,可以說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