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彰顯中國自主ATM核心技術的力量
隨著知識經濟的深入發展,創新越來越成為企業甚至國家間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自主知識產權日益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視。在中國,2008年起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黨的十八大也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82.5萬件,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日前透露。隨著專利數量的快速增加,我國創新踴躍、專利結構逐漸優化、更加注重發明專利質量的局面也日益明顯,如華為、中興通訊等都作為我國從“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轉變的過程中的典范代表企業而為大眾所熟知。
在一些不為大眾熟知的行業中,也存在著無數企業及創新者的努力,正運用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力量,使“中國智造”正在取代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向世界展示著創新能力的改善給中國國家競爭力提升帶來的令人欣喜的新變化。其中,包括ATM(自動柜員機)、VTM(遠程智能柜員機)、清分機等在內的金融智能裝備行業當前就正處于這樣的發展階段中。
厚積薄發,驅動快速發展
“2011年,我們公司董事長趙友永在第十一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之際,作為行業專利領先企業代表,作客央視《對話》,與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等就‘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等話題展開對話,分享廣電運通在知識產權建設方面的一些成績。到了今天,經過又一個三年的努力,我們再來談‘專利’,又會有一些新的感受。”作為金融智能裝備行業連續六年的市場銷售冠軍企業廣電運通,其總經理葉子瑜表示。
翻閱專利統計情況,我們可以查閱到,今年5月14日,廣電運通就共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4件,由羅攀峰等申請的“薄片類介質糾偏裝置及自動柜員機”及由郭靖等申請的“介質糾偏傳輸裝置”兩項國內發明專利也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至此廣電運通專利申請總量突破一千件大關。截至2014年8月8日,廣電運通專利申請量達到1072件,在國內金融自助設備領域的知識產權擁有量連續多年穩居第一位。
“從2001年2月22日廣電運通申請第一件專利開始,到2009年7月9日,我們專利申請量達到百件,用了9年時間;截止2013年1月23日,廣電運通專利申請量達到500件,只用了3年時間;近年知識產權數量以指數級飆升,至2014年5月14日專利申請總量突破千件大關,從500件到1000件就僅用一年半時間,而這個快速發展期可能還將延續一段時間。”回首這十多年的企業專利發展史,葉子瑜介紹。
除了得益于國家政府在專利建設方面的重視及政策支持,近年來廣電運通專利的快速發展也與企業多年來的堅持投入息息相關。多年來,在研發投入比、研發人員數量、所掌握的專利技術數量上一直位居業界前茅。多年來,廣電運通每年研發投入都占到產品銷售收入的7%左右,2013年投入研究開發費用2.26億元,占銷售收入的10.52%。
專利提升中國競爭力
美國企業有一條生存法則:或有專利,或被淘汰。過去20年,知識產權一直是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首要引擎。在中國,知識產權在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方面的作用也日益顯著,特別是作為國家關鍵領域的金融智能裝備行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發展尤其至關重要。當前國際信息安全環境日漸惡劣,國家對關鍵領域的信息安全更為重視,金融自助設備的自主研發及應用也更為重要。
“作為民族自主企業,廣電運通一直在努力推動中國金融智能裝備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及應用的進程,以此提升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及中國金融信息的安全水平。” 葉子瑜表示。 以廣電運通2012年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的“有價文件識別方法及裝置”專利為例,據業內專家分析,一直以來,作為ATM核心技術的高性能貨幣識別領域一直是國外企業的天下,廣電運通此項專利技術的誕生,打破了國際巨頭在該領域的壟斷,彌補國內行業在貨幣識別領域的不足,在降低金融裝備采購成本與維護成本、保障國家金融信息安全、提高民族品牌競爭力等多個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與其他行業相比,廣電運通的專利數量并不顯著,這主要是與企業本身所處的行業特性相關。另外,廣電運通一向也更加重視專利的質量。”葉子瑜表示。“廣電運通目前國內專利年申請量100多件,國外專利年申請量150-200件,在這一千多件的申請專利中,發明專利申請占60%左右,發明專利授權率達87%……我們多項核心技術所申請的專利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公司各類產品中,比如我們存取款一體的循環式ATM,其機芯部分就有一百多項專利技術。根據公司統計數據,有70%左右的專利被不同程度的實施,80%左右的發明專利應用在公司的核心產品上。2011年、2012年、2013年連續三年的自主專利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均超過95%,自主專利自行實施數量年平均增長率達75.5%。”
國際競爭中逐漸掌握主動權
金融自助設備是融合模式識別、電子信息、機械自動化、人機工程、檢驗測試及軟件設計等多種技術于一體的高精密機器,同時又主要供金融機構使用,關系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金融穩定及安全,身處這樣一個行業,競爭者寥寥可數,但卻又無一不是“先行者”的國際巨頭。來源于行業媒體的統計數據可見,目前ATM市場歐美系設備漸有式微,德、日系以及中國的廣電運通等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正當時,而其他來自國產陣營的ATM企業,無論是在技術積累還是在市場占有方面,尚需一段時間的積累。
2013年,廣電運通高速鈔票識別技術通過工信部科學成果鑒定,宣告中國自主鈔票識別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從市場應用情況上看,廣電運通的ATM及VTM產品已經在中國各大銀行都有大批應用,ATM占據中國ATM市場超過20%的占有率,首創研發的VTM在2013年更是占據市場總量超過50%,自主機芯批量生產也近10萬臺。數據的背后,讓我們掌握主動權的,最主要的還是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葉子瑜認為。
而在國際競爭中,從某種程度上講,知識產權也已成為部分跨國企業打壓競爭對手、謀求更大利潤的主要工具,沒有專利等知識產權的保護,無論是市場準入、價格機制等諸多競爭戰略的實施都將受到牽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倡企業要借助知識產權‘走出去’的大環境和戰略下,廣電運通首先要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知識產權制度有所了解,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并擁有核心技術的專利,要深刻認識知識產權的重要地位。同時在國際競爭中,一定要重視知識產權,加強對知識產權的開發、運用和保護,牢牢把握競爭的主動權。”葉子瑜最后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