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學習改變與接受
在關系里,有什么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對上關系:學習接受
當我們受夠了父母的一些行為,就會開始拒絕與排斥,但在拒絕父母的同時,也等于拒絕了自己,因為你的生命是從他們而來的;同樣的,當你拒絕上司,也等于拒絕了你的工作。因此對于主管與父母,我們應該學習接受與感恩。
平行關系:學習合作
平行之前需要學習的是合作,競爭性太強會犯眾怒,當我們掉到競爭模式里,就很難合作,就算能力多好,也只能孤軍奮戰了。
對下關系:學習支持
我們喜歡會聽話,好掌控的孩子與下屬。但是,沒有人喜歡被控制,身為主管或父母,必須把自己成為那個滋養種子的泥土,讓種子們開出獨一無二的花朵。
相關鏈接:
敬業問題是個人工作態度的問題,敬業也很好理解,就是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沖在前、干在前。沒有敬業的態度,不管你個人的基礎條件多么好,想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紛擾的職場,有幾個不敬業的人能取得成功?反過來再想想,所有成功的人士,哪一個沒有吃過苦、受過難?任正非也好,馬云也好,加上張瑞敏、柳傳志等等這些商界大家、傳奇人物,哪個不是歷經磨難才有了今天。再看看職場上的風云人物,誰又能沒有付出、輕而易舉就得到商界的認可?
敬業的表現,應該有這么幾方面:一是能按時完成任務,不出問題;二是能主動加班加點,毫無怨言;三是勤于動腦,能夠發現問題并有解決思路;四是善于分析,對行業有清醒認識。如果歸納,也就兩條:一是動手,二是動腦。
可惜的是,現在一些職場新人,專業和專注還談不上,基本的“動手”的態度都缺乏,怎么能被企業所認可?也有一些職場老人,或許能做到專業和專注,但缺乏“動腦”的敬業精神,這樣的人也很難在職場上有發展。
敬業立信,也就是可以得到企業和同事的信任。如果一個職場人,既能做到專業,又能做到專注,還能做到敬業,那么他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