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女性玩轉職場的4種策略
策略一:“白骨精”型
協調好其他角色,著重發展工作者的角色,不考慮年齡限制,一路高歌勇進。這樣可能需要另一半或者父母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或者根本不組建家庭。這樣的女性多是“白骨精”(白領、業務骨干、行業精英),可能的風險是工作上沖得太猛,就會上的去,下不來,很難平衡自己的生活,在強大的家庭支持下,可以考慮這一策略。
策略二:“厚積薄發”型
接納在三十歲之前的職業發展平臺期,在那一階段把結婚、生育當做重要目標,照顧家庭的同時,整合并發展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孩子三歲之后重入職場做好準備。這是一種可以平衡各種角色發展的常規型策略,多數的職場女性都可以采用。該策略的風險在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不同職業對于工作的要求不同,女性能否在度過生育期后重返職場或者開始新的事業,關鍵在于對自己資源的整合了。
策略三:“出名趁早”型
在職業發展前期拼命沖一把,攢錢、攢人品,三十歲之前達到事業巔峰,然后再忙家庭,生育之后就以家庭為主,找到一個能消磨時光的工作或者追尋生涯意義的事業。這樣的工作比如銷售、外貿、創業等。這一策略的風險在于:職業發展前期的投入過大,是對各種角色的透支,而之后退回家庭,或許會產生失落,這種失落在之前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很難調適到平衡狀態。
策略四:“后發制人”型
一畢業就考慮結婚、生子,剛開始幾年因為家庭壓力,可能職業不會有太大的發展,但是當同齡人開始為如何度過三十歲這道坎而發愁的時候,這些職場女性的家庭壓力反倒越來越輕了,可以業余充電,奮起直追了。這種策略的風險是:對于看重年齡的職業來說,或許會錯失最好的發展時期。一般來講,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越有信服力的職業,可以采用這種策略。比如人力資源、行政管理等。
以上是對于職場女性在面對“27歲定律”時可以考慮的幾種重要的職業發展策略,重要的不是如何選,而是能夠自己選。
在職業生涯發展的各個階段,總會出現不同的困擾,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提升我們的職業規劃能力,對階段問題進行預判,然后在各種平衡與抉擇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發展策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