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批發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其一,制造商的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
80年代,制造商對經銷商的要求只有三點:接貨、回款、把貨發給下游的大批戶。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尤其是國際知名企業的進入,導入了高水平的市場競爭手段,制造商紛紛開始強調終端銷售,密集分銷也成了大家“追捧”的營銷改革方向。從最早的代理制到后來的經銷制、助銷制再到密集分銷、設經銷戶,乃至最后廠方直接設辦事處和銷售分公司,制造商的手越伸越長,經銷商的壟斷經銷區域越來越小,壟斷經銷的優勢越來越弱,廠方的密集經銷思路搶走了經銷商的財路!
其二,流通行業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多年來,中國市場的銷售主渠道是批發市場、大型商廈和零售店。
而批發市場在流通渠道的上游,各大商廈、終端售點在這里拿貨,消費者的計劃性消費——整箱購買也在這里實現。
批發市場商品品種多、價格低,但信譽差,服務差、環境差、產品質量無保障。
大商廈有質量保證、環境好、服務水平相對較高,但品種不全、價格高,柜臺營業員的怠慢和喋喋不休的熱情同樣讓人惱火。
超市就是在消費者這種愛恨交織的情緒中誕生了。既有好的購物環境、服務和質量保證,又有低價格、多品種的特點,而且商品明碼標價、開架售貨,便于選擇。是順時而生的產物。
一個大賣場火起來,方圓幾里地的零售店老板叫苦連天:“它的售價比我們進價還便宜,又是開架售貨,我的生意全被它搶了”。于是十幾平方米的小店也“揭竿而起”、砸門卸窗、買自選貨架、延長營業時間——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自發成長。
受商品價格高、品種不全、柜臺式銷售等劣勢所限,98年以來,全國各大城市大商廈的倒閉已不再是新聞,轉型成為超市似乎成了大商廈的改革方向。
自選式大賣場提供充足的貨品和低價優質服務,24小時便利店深入居民區提供生活便利,兩者結合一統零售業天下已成不可阻擋之趨勢。
超市量販快速成長,成了批發商的另一個競爭對手!
大型超市量販根本不會理會批發商,他們在制造商面前也霸氣十足。
精明的消費者以前是去批發市場整箱購買的方便面、衛生紙等,現在都跑到了超市。
零售店、小超市老板也開始轉移進貨渠道,大超市、量販店的價格也很便宜,品種又齊全。
更有麥德在等超級量販直接打出會員制銷售,整箱販賣,超低價格,規格之大,價格之廉,品種之多,管理之嚴格,服務水準之高,批發市場毫無競爭優勢!
批發市場再不是風景這邊獨好的龍頭老大,把握流通渠道最上端的優勢逐漸消失,市場地位岌岌可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