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資產評估對象的確認
(一)商標及其分類
1.定義
2.商標的分類
(1)按照商標是否具有法律保護的專用權,分為注冊商標和未注冊商標。
我們所講的商標權的評估指的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評估。
(2)按商標的構成,可以劃分為文字商標、圖形商標、符號商標、文字圖形組合商標、色彩商標、三維標志商標。
(3)按商標的不同作用分類。
商品商標、服務商標、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等。
(二)商標權中的經濟權利
1.商標權是以申請注冊的時間先后為審批依據,而不以使用時間先后為審批依據。
2.商標權包括的內容
排他專用權(或獨占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繼承權等。
相關鏈接:
中國經濟生活領域的公然違法與赤裸裸的權錢交易,是從國際跨國公司的大手筆公關開始的,早在1990年代之初,醫藥行業的賄賂醫生就是外國公司創造的摹本,后來蔚然成風。最近十年來,跨國公司的腐敗與違法愈演愈烈,在三個方面集中體現:
其一,操縱媒體:以達能公司為例,2006年的達娃之爭達能的公關費高達8000萬美元,我見過一家著名報紙化巨資在全球調查娃哈哈,要治宗慶后于死地,被我們據理力爭并在該報舌戰群儒。
其二、權力公關:達能也搞權力公關,而且干到最高境界,法國總統薩科齊帶達能董事長里布到北京找胡錦濤施壓,搞違法公關,但他們沒有成功。而蘋果公司的權力公關就不得了了,最后是中國權力機關對當事人施壓,逼孤立無援的臺商就范,而且簽出了一份嚴重違法的和解協議,至今此臺商喊冤無門。
其三、違法顧問:達能與蘋果也搞專家學者和退休官員的顧問研討,但高通反壟斷案和高通商標案中的違法顧問真的是做到了登峰造極。在反壟斷案中,中國反壟斷委員會的專家組委員他們也敢天價800多萬聘請,不是違法公關?沒有偷稅漏稅?不該進行反腐敗調查?為了擺平此事他們又花了多少公關費?這次商標侵權的違法顧問更是離譜,從退休的商標評審委員會副主任開始,全是工商局的官員,來論證一個他們一竅不通的技術問題,而且能指鹿為馬地得出倪光南院士認為荒誕無奇的結論。由此推導38類商標的反商標法常識的裁決,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依法治國的障礙所在。
結論:中國法治20年來的最大的破壞者不是民營創業企業而是國際跨國公司,這些精通法治社會法理的外國公司明知故犯,依靠財大氣粗的實力,大把撒錢公關,養出了中國官員和執法者的腐敗胃口,是中國社會腐敗與違法亂紀的罪魁禍首。因此,高通商標侵權案件是對中國依法治國新政的嚴峻考驗,中國政府和中國法院,應該有勇氣讓一個在國際社會支持下逃脫了反壟斷制裁的跨國公司為知識產權的嚴重侵權付出1000億美元的代價,并以此案為反腐契機,嚴查深究跨國公司的違法公關和腐敗行為,為依法治國的中國樹立樣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