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電信詐騙須堵住源頭漏洞
電信詐騙案受害之眾、飆升之速觸目驚心。專家指出,管住電信詐騙需要把好銀行關和電信關,堵住源頭漏洞;還需要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三管齊下”。
有20年從警經歷的陳偉才表示,“如果能從源頭堵住運營商和銀行的漏洞,電信詐騙至少可以減少50%。”2013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曾下發通知,要求運營商對境外網絡改號電話進行攔截,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3個月內,就攔截了2766萬條改號詐騙電話。
深圳市公安局信息技術專家王波表示,這種群呼的騷擾電話,運營商是有辦法解決的,運營商在它的后臺有一個設置項,可以設置出一分鐘之內呼出去多少個號碼是屬于騷擾行為,一旦符合了騷擾的這個標準,就可予以關停。
專家表示,解決電話詐騙亂象要解決兩件事——第一是把虛擬改號的電話攔截下來,不能讓這些偽號接通電話用戶,這個是“源頭”;攔截電話詐騙的第二道“關卡”是銀行,銀行應該“管好”銀行卡,不能無限制發放銀行卡。只有管住了運營商和銀行,消費者才有可能少受甚至不受電信詐騙之苦。
陳偉才提出,對于電信詐騙,運營商應該擔責。電話用戶與運營商簽訂了服務協議,用戶交付來電顯示費用,運營商就應按電信條例的要求提供準確的來電號碼。因改號來電受騙,運營商應負民事賠償責任。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這些公司隨意撥打營銷電話,對手機、電話等用戶形成了嚴重干擾。而背后,電信運營商為這些騷擾電話提供了技術支持,大開方便之門。節目播出后的第二天(3月16日)上午,中國移動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打擊虛假主叫工作方案,同時還將舉一反三,針對落實實名制等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情況進行認真核查,并在下午全集團視頻會議上進行了安排部署。目前,中國移動已派出兩個調查組分赴廣東和上海開展調查。
工信部3月16日表示,已約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有關負責人,責成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和所在省通信管理局進行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調查處理結果將第一時間對社會公布。
在此之前的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在全國范圍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從嚴處理電話“黑卡”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利用電話“黑卡”實施違法犯罪行為,并明確電信企業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登記率達90%以上。電話“黑卡”是指未進行實名登記并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移動電話卡(含無線上網卡)。利用電話“黑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成本低,追查困難,嚴重侵害群眾合法權益。
各地執法機關也在行動。福建省公安廳和福建銀監局聯合建立涉案銀行賬戶、“灰名單”賬戶管控和預警機制,防范虛假信息詐騙犯罪。 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副總隊長陳重介紹說,根據公安和銀監部門聯合出臺的規定,對涉案賬戶禁止資金匯入,對涉案賬戶同一開戶人的其他銀行賬戶(即“灰名單”賬戶)植入銀行“賬戶預警”系統發出預警,由銀行柜面操作人員規勸匯款客戶謹防被騙、停止匯款。
去年12月,福建省公安廳出臺了獎勵銀行工作人員成功阻截被騙群眾匯款的辦法,鼓勵銀行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中積極履行職能,主動勸阻或攔截被詐騙者匯款。中國銀行漳浦佛曇支行工作人員成功勸阻一人向詐騙分子賬戶匯款87萬元,該工作人員獲得5000元獎勵金。
業內人士表示,管住電信詐騙必須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三管齊下”,才會有效果。其一,對該追究刑責的絕不能手軟。對實施詐騙者、倒賣泄露公民信息者以及為詐騙提供幫助的電信員工,必須依法處理。其二,行政處罰力度要加大,該停業整頓的停業整頓、該吊銷執照的吊銷執照。其三,經濟處罰手段要細化,罰款數額跟企業運營商發送垃圾短信(撥打騷擾、詐騙電話)的數量掛鉤,比如,發送一條短信(或撥打一個電話)罰款1元,多發多罰、上不封頂,提高違法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