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更集體合同程序不當 企業面臨行政部門處罰
某企業與全體職工建立了期間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的集體合同,集體合同實施后,該企業領導認為,此集體合同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欲變更集體合同。由于未建立工會,2014年9月,該企業選取了5名職工代表,于是這5名職工代表與企業的7名代表就集體合同的變更開始談判,雙方通過了企業預先擬定的變更方案,隨后雙方首席代表隨即簽訂了集體合同,并交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查備案。但是,大部分職工認為,該企業并未出現變更集體合同的條件,且集體合同中的職工代表應由全體職工民主選舉,該集體合同變更程序多處違法,隨即該企業職工便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要求重新協商變更集體合同。
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協調下,企業一方與職工一方簽訂了《協調處理協議書》,雙方同意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條件重新協商變更集體合同。
北京道成律師事務所曾晴律師認為,本案是集體合同中集體協商程序適用不當引發的爭議。根據《集體合同規定》,在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或出現法定事由的情形下,才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適用集體協商程序。本案中,企業在未出現法定事由,未與職工代表協商的情況下,僅憑單方意愿變更集體合同,是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另企業在變更集體合同中擅自擬定職工代表候選人,雙方協商代表的人數不對等,且雙方磋商后的集體合同變更草案未提交至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等行為也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
本案啟示我們在集體合同的集體協商程序中注意如下幾點:
1、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或專項集體合同適用集體協商程序。
2、在雙方協商代表協商一致或出現法定事由的情形下,才可以變更或解除集體合同。
3、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由本企業工會選派,若企業未建立工會,職工一方的協商代表應當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并經本企業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
4、企業不能擬定職工方協商代表的候選人名單。
5、集體協商雙方的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方至少3人,同時,各確定1名首席代表。
6、集體協商一致后,只能確定集體合同草案,此草案應提交至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應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職工代表或職工參加,并經職工代表大會全體職工代表半數以上或全體職工半數以上同意才能通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