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導購平臺到電商平臺的轉型 是復活還是詐尸?
看到美麗說最新版,整個人都不大好了。應用默認頁從一開始的PGC編輯推薦,變成了用戶自行PO上的美圖,圖片上與nice一般無二的標簽,體現產品品類、說明以及價格等信息,用戶可以選擇圖片下方的進入群,進行群聊。這個改變,意味著美麗說此次改版,已經把UGC的模式真正提到了首要位置,而且是把曾經被遺忘的SNS電商重新又揀了出來,想要通過社交沉淀關系鏈,進而完成交易。
而另一邊,蘑菇街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變,依然是PGC作為默認主頁,通過編輯推薦機制來保證產品的輸出質量。目前支持用戶發起一對一私聊,仍未發現群聊選項。
我不禁回想起那個社會化導購的時代,這次是社交電商的復辟,或只是又一次IPO前的長途奔襲?
社會化導購上的這一對雙子星,一開始純做發現平臺時,淘寶海量的數據支撐起了整個平臺架構,協助用戶在海量的數據中不斷挖掘出優質產品,而平臺本身也通過每一筆交易傭金獲取利潤。完善算法之后,美麗說和蘑菇街的好日子本來已經到了,考慮的無非就是如何銷售廣告,提升網站流量。可誰想到淘寶直接封鎖了數據,導致用戶每次點擊購買時跳出空白頁,平臺生命線直接被掐斷。
于是我們看到,后來兩家被動轉型成為平臺電商的過程,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蘑菇街一直是個購物氛圍濃重的平臺。即便是導購時期,各種維度的比價都在平臺上轉悠著,它的默認頁采取的PGC相對來講是比較輕量級的,并沒有采取制定標準的重模式。光看體驗感覺,蘑菇街和買和賣完好地整合到了同一個App上,這點和口袋購物做的微店買家和賣家版區別很大,體驗上好得多,買家可以是賣家,賣家也可以是買家,很像現在的淘寶賣家生態。
由于個人賣家的存在,她們就會在身邊的人群擴散推廣。蘑菇街的形態很像早期的淘寶,產品形態則有點微信微商的味道。但這種模式會讓SKU分散,通過人和人的連接來實現商品信息的輸送,往往就是輸送用戶不想要的產品。有限的屏幕端想像PC端那樣通過商品目錄的形式把SKU歸集起來本質上是有難度的。而微店采取的策略就是需求長尾,減少用戶輸入成本,這種設置只能說見仁見智吧。
美麗說則是媒體屬性更強,產品形態更像微博。用戶大部分情況下是在看而不發言,這就對輸出端口的質量有所要求。美麗說做了諸如好店,優品等,即美麗充當了大V,可以想見,這是一種成本高昂的選擇。光靠平臺自身的人力來為快速變化的女裝行業制定標準推送,并不是一個劃算的買賣,特別是,實物評定后還不代表著后續整批產品的質量。那么,把這種矛盾集中到平臺自身,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于是后來,美麗說采取定向招商的模式,想要招募一批優質品牌入駐,這樣的策略可以降低整個平臺的運營成本。美麗說的定向招商策略和天貓定向招商還有些不同,是拉一幫大V一起來玩兒,從資質入手,轉嫁成本。
如果以前的做法,策略,都沿襲著兩個平臺自身的特性,一切都還有跡可循,那么如今美麗說的改版實在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首先,對于一張大圖支持添加音頻和標簽等,有共同喜好可以進群聊的模式,其實對算法推薦的要求無疑是更高了,不然難免淪為微博信息冗余。其次,群聊的內容可能被整個平臺求互粉,求廣告所充斥,社交化后,微博碰到的問題也將一樣在美麗說上出現。那么,想象的空間在哪里?恐怕是美麗說的海外用戶,也就是想要切海外代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