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企業財務實力的策略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后續蔓延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不利影響下,中國非金融類的大型企業都面臨著不同的財務危機,暴露出了過去粗放增長過程中重規模輕質量、重業務輕財務、重投資輕回報的致命病根。表現為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債務總額不斷迭加,凈資產逐年萎縮,財務費用支出驚人,業務收入增加趨緩,現金流空前緊張,利潤下滑跌幅過大,總資產收益率低得可憐,成為名副其實的“資產規模的巨人,財務實力的矮子”。
反思與審視過往形成的身高體弱發展慣性的路徑依賴,中國企業必須將精力和熱情回歸到強身健體、消浮去腫、克服內虛、充盈血液的軌道上來,充分發揮財務實力,尤其是財務軟實力的根本作用,將財務實力作為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和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來重新定位,確保戰略上的財務驗證、業務上的財務支撐,糾正財務資源的錯配,千方百計地積累財務實力。
財務實力是企業財務資源可控量和財務資源整合力的集合,是企業經濟實力的集中表現,由此也可以將企業財務實力劃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層面。財務硬實力是企業可運用的財務資源總量,它是可表達的、可量化的、可測度的,包括企業資本結構、債務結構、資產質量、市場規模及自由現金流、成本水平狀態、財資要素匹配能力等等。
鑒于借助債務杠桿形成的債務流量可能給債務人未來帶來收益和風險雙重可能,并且與企業自由現金流呈此消彼長關系,債權融資是否構成財務硬實力,要看債務的邊際貢獻和企業償債能力才能做出判斷。資本結構是企業財務硬實力的靜態權屬,它表達企業凈資產與負債資產的對比關系。一般來說,企業凈值比例越高,抗風險能力越強,債務融資空間就越大。資產質量和自由現金流構成企業造血系統中兩個重要變量,是財務硬實力的源泉所在。能夠產生穩定的可預期的現金流的資產為優良資產,依靠優質資產,企業不僅可以補償當期消耗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而且能夠創造附加值,從而形成效益積累。企業間的競爭本質上亦是資產質量的競爭。這包括了存量資產的競爭和增量資產的競爭。有競爭力的企業,增量資產不斷優于存量資產。市場規模是企業在本行業中的位次和份量。市場占有率高的公司,財務實力表現得較為強勢,起碼在研發、制造、營銷、售后服務等環節的資源匹配上有持續的推力。盡管市場規模彰顯實力,但成本控制狀態卻對此構成了相當大的制衡,并會導致規模經濟或規模不經濟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那些拼本促銷的企業是難以“血戰到底”的。
進一步透析企業財務硬實力,可以簡要濃縮為“量、本、利”三個方面。“量”包含了資產質量和自由現金流量;“本”包含著資本結構和成本控制;“利”指由市場銷售規模和財務資源配置所產生的績效。財務實力以量、本、利為根基,在持續積累中不斷地實現相互平衡,使三個維度更加具有彈性和成長性。企業若真正追求做強做大,就應當努力夯實財務基礎,穩住財務重心,積累財務實力,適度加快發展。在中國企業中,我們發現有兩種極端的“用力不當”傾向:一是根本不顧及實際財力約束,“自己為自己壯膽”的激進主義傾向,攤子鋪的很大,但收效甚微,無法應對嚴峻市場競爭的考驗;二是在財力資源充裕且又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在債務杠桿使用上縮手縮腳,“自己嚇唬自己”的財務保守主義傾向,喪失了寶貴的發展機遇,錯過了企業應達到的“量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